关于某些地方出现的非理性抢购囤货现象的时评 - 草稿

      商务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 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一句话引出网友各种猜测。

    出现这种盲目跟风囤货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商务部那则“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的通知,让很多人脑洞大开,想得太多,即便商务部回应了,做出解释,但民间自有民间的解读逻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加上国内新一轮疫情出现,大家都想着,赶紧囤点货,以防万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传染性“羊群效应”一发威,长队就排起来了,抢购就卷起来了。中国的老百姓,往往都相信家里有粮,心里才不慌。所以,一旦有风吹草动,先囤粮食和生活用品,也是很自然、很朴素的反应。但这种为了安全感而进行的囤货,究竟安不安全呢?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盲目跟风囤货,易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群众害怕物资短缺,于是疯狂购买囤积,导致暂时缺货,大家一看,哎呀缺货了,更加恐慌,于是商超只能补货,整个市场一片紧张。等到风潮过去,群众抢购来的东西吃不完,过期了,只能浪费;商品超市进的货卖不完过期了,也只能浪费,实在是一场互相折磨……

      同时,疫情防控形势依旧复杂严峻。大家冲出去排队抢购,你挤我我挤你,反而导致人群聚集,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这科学吗?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各地在紧锣密鼓地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大疫情信息和防疫措施的披露力度,阐明道理,稳定供应,及时通报动态,让大家耳朵听得到,眼睛看得到,不慌张,稳步来,有时间准备,以此消解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慌乱情绪。

      各大商超面对市民抢购,要维持好现场秩序,必要的防疫措施不可松懈,适当的心理疏导也可以安排起来,营造有条不紊、生活如常的氛围,人间烟火气,才最抚凡人心。

      适当储备是有备无患,过分恐慌、群起而囤之,不但备而无当,本身就潜藏大患。这种当,咱可不能再上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某些地方出现的非理性抢购囤货现象的时评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