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丹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广东深圳
01 父母无法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孩子
周末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轻松地看电视。
临近睡觉前,我提醒姐妹俩去刷牙准备睡觉了,但是3岁多的妹妹一直黏着我,完全没有去的意愿。
7岁多的姐姐因为不敢一个人去,也一直站在旁边等妹妹。
我好话说了一箩筐仍没动静,先生突然吼一句:“快去!”
我被他声音分贝的突然提高吓了一跳,同时,我触碰了下先生示意他暂停,嘴里嘀咕嘀咕的妹妹,跟着姐姐乖乖去刷牙了。
洗漱完毕,两姐妹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我旁边。
小女儿平时比较黏爸爸,且爸爸吼完之后,她也回吼了一句,感觉对她造成的影响不会太大。
我更担心大女儿的情绪仍没有转化,也担心原本与爸爸不太亲近的她,会离先生越来越远。
我抱着大女儿问:“爸爸刚刚大声吼时,把我吓一跳,你有什么感受啊?”
大女儿不屑地回答:“没什么感受。爸爸以前也会这样啊。”
我:
“看来你比妈妈更勇敢、更坚强。
我感觉你因为被爸爸骂而不太开心,我知道你是想尽快去刷牙的,只是还没做好一个人去洗手间的心里准备,我相信你以后能慢慢突破自己。
平时爸爸在家,你会感觉到不安全,会时刻担心爸爸骂你么?”
大女儿:“没有感觉到不安全,但是我不想让爸爸辅导我做作业,因为他会骂人。”
我:
“我理解你的担忧,我也理解爸爸的急脾气。
我相信爸爸的动机也是为你好,他希望你拥有好的习惯,只是,爸爸爱你的方式也许不是很恰当。
所以,妈妈才不断在学习,希望能以更智慧的方式引领你的成长。”
大女儿:“我还是更喜欢你一些。”
我:“你知道我们老师常说一句话:父母已经把他们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给了我们,你知道这个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大女儿:“生命呗。”
我:
“哇!你怎么知道的,太厉害了!
还有句叫:父母永远无法把他们没有的东西给予孩子。
爸爸从小在爷爷奶奶的吵架声中长大,爸爸从爷爷奶奶那学到的教育方式就是吼骂。
所以,我能理解爸爸的这种教育理念,这些来源于他原生家庭的影响。”
大女儿:“嗯,明白了,我还是喜欢你这种方式对我。”
跟大女儿聊这些,并不是希望她原谅爸爸某些时候的失控,而是想让她能从更深的角度,看到爸爸行为背后的局限来自哪里。
02 表达情绪,而非情绪化地表达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去超市选了一个礼拜的零食。
回家的路上,孩子们忍不住喝起了饮料,大女儿不小心把饮料瓶掉地上,吸的瓶口刚好碰到地板,她一下就变脸了,生着闷气。
我瞬间被她带入了低能量层级,觉得她自己不拿好,又非得在路上喝,现在掉地上了吧,还好意思生闷气!
我努力调整了下自己的情绪,提醒自己:不能被她的情绪带偏,且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每种情绪都应该被接纳,这不也是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么?
于是,我快步追上大女儿,温和的说到:“你看起来很生气,是因为你的饮料瓶口弄脏了,现在不能喝了对吗?”
大女儿回答:“对啊!不仅现在不能喝了,我还担心地板上的脏东西会进入到里面,现在肺炎病毒还没有完全消灭,要是生病了就麻烦了!”
我夸张地说:
“哇!你分析的好全面!看得出你是一位非常注重健康、爱护身体的孩子。
不过,这个瓶子是密封的,脏东西应该没那么容易进入。
你最会想办法了,那现在你打算怎么办呢?”
大女儿回答道:“我可以把饮料倒入妹妹喝完的瓶子里,不过,她可能不会同意。或者我回去后洗干净再喝吧。”
我:
“这两个办法都非常好!你真是一个解决疑难问题的小能手。
我记得你前天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回到家后,你就总是看起来不开心?
我现在好像找到答案了,情绪无好坏之分,但是有能量层级的高低之分,当你带着情绪表达、生闷气或是板着脸时,我就容易随你一起停留在不开心的情绪中。
而妹妹总是喜欢笑,就算生气,她也会直接表达她的情绪,会说:我很生气,我需要你安慰我。
所以和她呆一起,我会感到更轻松、更舒适。
当我们自己能量层级低的时候,别人也会避而远之,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快乐与爱。”
于是,我专门给大女儿示范了一下“表达情绪”和“情绪化表达”,两种方式的不同。
情绪化表达的示范
我故意板着脸大声说:“我烦死了!为什么每次都是我倒霉!凭什么妹妹能现在喝,而我又要等?”
表达情绪的示范
我平静地说:“现在感到很生气、很委屈,因为我喜欢的饮料弄脏了,而不能继续喝,我希望能尽快回家处理下。”
当我示范完,大女儿点点头,平静地说:“我感到有点生气,是因为我的饮料掉地下弄脏了,导致现在不能继续喝,而且我还担心会不会有细菌病毒进入到里面,我需要快点回去处理下。”
我连忙夸赞道:“你学习能力可真强,这么快就知道如何表达情绪了,这样表达情绪会不会感觉比情绪化地表达更舒服?”
大女儿微微一笑说:“确实是,我这样说完后就没那么生气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发现大女儿每当情绪来了想发脾气或生闷气时,都会刻意深吸一口气,然后正面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学习能力就是这么强,我也庆幸自己及时觉察,给孩子做了表达情绪的示范和引导。
03 重新看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给孩子准备了一些小玩具,其中有个迷你电饭锅,两姐妹都想要,由此引起了她们俩长达近半小时的舌战。
妹妹:电饭锅是我的,不能给姐姐。
姐姐:凭什么是你的,妈妈又不是买给你一个人的。
妹妹:不行,我说是我的就是我的,妈妈,你不能给姐姐。
我:你们怎么玩由你们俩商量,妈妈只负责去拿玩具,在你们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前,暂时由我继续保管。
妹妹:可是我现在就想玩,又不愿意与姐姐轮流玩,只想一个人玩,怎么办啊?
我:那你跟姐姐去协商解决办法吧!只要你们俩都同意,那我就去拿。你每次都能想到很多好主意,我相信这个问题也难不倒你。
妹妹:可是姐姐她是不会同意给我一个人玩的。姐姐,这个电饭锅给我好不好?
姐姐:不行,我不同意。那我们俩还是都不要玩好了。
俩人就这样僵持了近20分钟,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妹妹:妈妈,我想要电饭锅……
我:你们商量好了是么?姐姐同意你么?
妹妹:姐姐,那要不我玩20秒,你玩20秒行么?
姐姐:可以,那我先玩。
妹妹:我想先玩,我玩完就轮到你。
姐姐:我不同意。
妹妹就一直哼哼唧唧,嘴里念叨不停,姐姐有点犯困想睡觉了。
姐姐:哎呀,你别哭了,我不要了,你现在先睡觉,明天妈妈再给你。
我:哇塞,妹妹,你太幸福了!有这么一个大方、乐于分享、爱护你的好姐姐!赶紧去跟姐姐拥抱一下。
妹妹拥抱着姐姐说:那我也要跟姐姐分享今天买的草莓味果冻。
我:哇塞!好感动啊!你们真是相亲相爱的好姐妹!
在姐妹俩长达半小时的沟通中,我看到了妹妹由一开始的非常强势,到逐步做出妥协。
也看到了姐姐由最初的寻求物品拥有的权利,到最后的谦让。
孩子们在一次次交流中,找到了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模式,而我从头到尾只需不带情绪地聆听。
自从我开始学习之后,两个女儿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了,看来我这半年的学习和改变,没有白费。
回顾起来,我做的改变,大概是下面几个地方:
1.改变了自己的认知与心态,把每次冲突和错误当做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真正做到“瞪大眼睛往后退”,让孩子们通过争吵自己去探索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现在两姐妹争吵或抢东西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我尽量做到“瞪大眼睛往后退”。
有时实在纠缠很久后仍未解决时,我会引导她们各自说出自己的目的并一起寻求达成各自目的的解决方案。
如果是为了一样玩具一直纠缠,我则会拿走替她们保管,待她们商量好如何使用或玩耍后再来找我拿。
3.睡觉前一起列举对方做得好的地方,尤其引导孩子看见对方对自己的好。
4.仅聚焦告状者的情绪,而不去追究引起冲突的原因。每次妹妹来告状姐姐打她时,我只会用“我”字句表达:我看见...我感觉...
5.把两个孩子放在同一战壕,让她们学会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培养手足情深。
比如要出去玩或看会电视,我会要求孩子俩都已经吃完饭,往往这时姐姐会想办法鼓励妹妹加油吃,或干脆喂妹妹吃饭。
这段时间孩子的变化,家庭氛围的变化,让我对教育的一些本质和真相,有了深刻的体会。
真相1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领悟能力,从小教孩子觉察原生家庭对每个人性格、三观的影响,在她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以后找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判断依据。
真相2
每种情绪都应该被看见和接纳,情绪无好坏之分,但有能力层级高低之分。
当我们能正面表达情绪而非带情绪表达时,不仅自己能过得轻松快乐,同时,也会收获更多朋友。
真相3
用问题的眼,观看世界,满世界都是问题;用资源的眼,观看世界,满世界都是资源。
当我把孩子间的冲突看成资源,把孩子犯的错误当做孩子成长的机会时,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这可能也就是传说中的——“改变自己是改变他人唯一的途径”的魔力吧。
明白这三个教育的真相后,我心底再次被那句话深深触动:永远不要低估我们的孩子,只要我们给足爱、信任、引领,孩子就会给我们无限惊喜。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