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的缝纫机》(2)

文/端木家达

        姐姐到了出嫁的年龄,爸妈为姐姐成家也操碎了心。首先,我家成分高,系地主子女,在那个唯成分论的时代,成分不好什么好事也沾不到边,例,当兵、上学、招干等等政审都过不了关,如姐姐嫁到贫下中农家做媳妇,很可能被婆家看不起,要受气,一辈子抬不起头。因此,爸妈决定找一个成分相当的人家,这样姐姐就不会受歧视,而姐夫家是地主成分,门当户对。其次,那个时代嫁女儿,都喜欢嫁给木匠、瓦匠、铁匠等,爸妈常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而姐夫会做裁缝,也是手艺人。正是因为姐夫这二条件满足了爸妈的心愿,尽管他家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一间房子四个角”,家里一贫如洗,但爸妈毅然决然,把姐姐嫁给比她大七岁姐夫。

        婚后,为了建设好小家庭,姐夫东借西凑,筹足钱,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蝴蝶牌缝纫机。记得小时候到了放假的时候,爸妈把我送姐姐家去玩。一进大门,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姐夫那台缝纫机,放在门口主要是光线好,便于缝衣服。姐夫是个细心的人,非常勤快,总是把机头擦得铮亮。缝纫机上放着皮尺、剪刀、直尺、尚未做好的衣服。机旁有一块长板,总是看到姐夫在上面裁布,还有熨斗。墙上挂着已做好的衣服,老远就能闻到衣服上散发出的布味。只要看到这种场景,就为姐姐骄傲,觉得姐姐家收入肯定比村上一般人家高,生活不差,姐夫能挣钱,有钱买肉吃,因此,特别盼着放假去姐姐家。(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姐夫的缝纫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