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上课能听懂,但是不会做题,考试考不好呢?

为什么孩子上课能听懂,但是不会做题,考试考不好呢?

很多人给孩子的建议是多做题、多练习。

这是一句非常正确的废话。因为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是其实用处不大,多做题短时间看似是有效的,但是,长远来看,是一种时间的浪费!

来我给大家解读一下,主要从两个方面:

第一,我国考试制度的特点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什么意思呢?

考试确实考的是课本上的那些知识,但是就是比课本要难一些。这是因为课本是义务教育的范畴,有一定的“扫盲”性质。

而考试是“选拔”性质的,是为祖国未来选拔人才的,所以说这两者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知识点和解题能力之间还有最后的“一公里”学习。

其实,学习是分两个层面的内容“学”和“习”,“学”就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是要把课本上的那些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巧都记在心里头。而“习”是一个应用的过程。

我举两个小的案例:

解“一元一次方程”很多学生都知道一元次方程怎么解,但是我出一道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可能就有很多人就不会,因为他不会列方程。

学会解方程,这叫做知识点,而通过应用题列方程,这就是解题能力了。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就像一个刚学游泳的人,他把所有游泳的技巧背的滚瓜烂熟,然后下水去游泳,依然会被淹,为什么?

因为背会那些游泳的技巧,这个是“学”,是知识点,而下水真正的去游,这个叫“习”,也就是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才是学好的关键,就像有的学生多做题,他题做多了,题型多了,阶段性考试,比如章节测试、月考,他能考好,但是期末考试,或者升学考试就掉链子了,为什么?

因为,短暂的阶段性考试,多做题能够给人提供一种“条件反射”类的感知力,看见一个题,嗯,这个应该这么写,因为题做多了嘛,但是,时间久了,学的多了,感知力就没有了,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解题能力,差了最后“一公里”。

学好数学等理科两个重要的基本功:

一、计算基本功

你在做合并同类项,加减乘除,解方程方程等,这些最简单的计算的时候,不能出错,而且要又快又准。

计算基本功是保证我们考得一个比较好分数的大前提,如果当这个都不能保证的时候,想要数学等理科取得好成绩,那是非常困难的。仔细想想,有多少分是你本来会,但是计算出错扣得分?

二、逻辑基本功

学生在上课听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会听老师这么讲说:

“因为……所以…….”

“很显然…..相等……”

这种都是惯用的“逻辑用语”。

整个过程你貌似懂了,其实呢,你根本不懂。

这里面其实是两个逻辑的问题,很多人并不理解这种的逻辑,因为他根本就不明白,“它到底因为什么就所以了?”

因此,听课感觉好像听懂了,但是一下课的时候呢,没有老师的提示了,没明白里面逻辑关系,导致他搞不清楚为什么那个地方是“所以了”。为什么这个地方就“显然了”。

所以,下次遇到同样的题,哪怕是原题,也都做不出来,这也能导致“为什么上课能听懂,但是不会做题”。

归根结底的原因是逻辑基本功太差了,因为计算基本功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做到,但是逻辑基本功真的是需要点拨的,要把这个引起重视。各位要想让您的孩子数学等理科逆袭或者说更上一层楼,这两点真的极其关键。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孩子上课能听懂,但是不会做题,考试考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