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沟游学总结——成长篇

长时间在户外徒步行走,强化了我们对身体的感受和运动中的意识。这种深度的体会,不是平常奔跑打闹或是偶尔周末半天爬爬山能够实现的。李老师说:“徒步的锻炼,一部分是体力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确实如此!每天高强度的行走,一开始我也会感觉腿疼了,尤其是爬升的时候,感觉走不动了,可还要咬咬牙坚持住,等过了这个阶段,心理上的难关克服了,身体上也找到了节奏,就会越走越舒服。

游学路线图,旭威作

孩子们第二天在关沟徒步,走不动的时候,就问能不能坐车?我开玩笑说我们每个人都开着一辆最棒的11路车,想走到哪里都可以。正如小河爸爸在给儿子的信里所说:“爸爸还发现一个秘密,看起来,11路公交车比870公交车能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五天下来,孩子们越来越能坚持。第二天晚上淼淼说摘掉帽子吹了风,有些头疼发烧,早早让她睡了,后面她就很注意保暖。第三天晚上雨桐真的烧起来了,量体温有38.7℃,我们给她冲了一杯感冒清冲剂,淼淼非常细心地陪伴照顾她。我当时想,第四天上午的行程比较艰苦,要翻山爬古长城,就和张老师商量,要不让雨桐跟她坐保障车里吧?第二天一早给雨桐量体温,降下来了,她坚持要和大家一起走,非常有毅力。还有泓博,他每天都是怀揣着担心开始,努力前进,最后收获了对自己的确信和满满的成就感!也难怪最后一个晚上的文化之夜,他会笑得那么开心了。

周四下午从古长城上下来,我问孩子们:“今天我们所有孩子都成功地突破到1215米的高山上,看到了最美的一段古长城。我们能够走下来,最应该感谢的一个人是谁?”孩子们说了好多人,从李老师,到今天新加入的马领队,押队的秦老师,王龙老师,帮大家运行李安排食宿的张老师,甚至还包括黄敏老师。我说:“如果李老师不在,还有马老师带队,可是我们每个人能够走下来,有一个人是万万不能缺少的,一定要感谢!”孩子们好奇地互相看着,到底是谁呢?“我来说他的小名,你们说大名,一定要感谢的是——自己!”孩子们很配合地大声说“是我!”

徒步累不累?爬升难不难?真正面对大山和挑战,才有战胜自我的喜悦和满足。希望孩子们在将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记得这一刻,我们对着层峦叠嶂的山峰,大声地说出:“我可以!”

行走过程中对孩子的挑战是多元的。有的孩子运动能力很强,平时就爬高蹿低的,但平时生活的环境太安全了,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走路时撞到路牌,游戏时钻到车底撞到头,从长城上坐着蹭下来,磨破了……这个孩子充满了热情和干劲,一贯游戏干活都不惜力,拉是拉不住的,就需要更多的历练去变得平和与从容。

还有一个孩子,平时总不把鞋跟提上,趿拉着走路,晨圈时常常一个不留意,就把鞋甩出去了。我们游学前走东沙河的那次,他跳过一个水沟时,还把鞋掉到水里了。这次长距离徒步,他背的像是一个休闲包,而不是徒步包,所以走路时,常常要用手拽着背包带。最后一天早晨下了小雨,路上有些湿,我走在后面,看到这个孩子身后的裤管一直到大腿根部都溅了泥点,我们想这样弄湿了多不舒服呀!可他浑然不觉,也很难靠提醒来加强意识。走的路多了,甚至因此吃过苦头,就会“吃一堑,长一智”。

出门在外,除开照顾好自己,也要提高对物品的照顾和环境意识。游学前我们做了分工,每次离开“营地”,几个孩子都会很细致地收拾整理,提醒不要落下东西。因为天冷,张老师为孩子们每天中午的路餐准备了自热饭,这就难免会产生很多饭盒。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每天中饭后,与可都会默默地去把整个场地收拾干净,把垃圾都拎上;有时候走到半道上,发现地上掉了一个空的零食袋,奇奇就会捡起来,先揣着走。我在晚上回顾时赞扬了这些优秀的品质,尽管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自觉做到,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集体生活也能很好地促进社交与情感的成熟,相互看到,理解别人的想法,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五天下来,孩子们和熟悉的老师同学有了新的认识和交往,也尝试和陌生人打一些交道。

同组——工作职责的相互提醒和分工,这次工作特别杰出的是乌达泉组,很好地承担了医疗工作、清洁工作。

同屋——每天选室友,生病或想家时的相互照顾。文化之夜准备节目,要一起合作,也会因为意见不一致而发生矛盾,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体验。

同队——徒步活动时的协调(日常整队,小队自由探索活动——森林公园一次寻找动物,八达岭长城一次登城活动,还有野生动物园一次自主徒步),绿队效率最高,就像一个小足球队,两个男生一个前锋、一个后卫,中场四个女生整体协调。

领队老师——咱们的带队老师里,李老师和马老师比较严肃一些,孩子们会认真跟随;秦老师则比较亲切好玩,还可以一起打扑克;张老师在后方支持,像妈妈一样的贴心照顾。他们和我最熟,也知道安全和边界在哪里,最难的是王龙老师,一路操碎了心,提醒安全,和孩子们的互动也比较多,这一路下来,王龙老师获得了最多的“昵称”。

当地人——作为家乡地理游学,我其实希望孩子们能够和当地人多一些接触。这次我们也体验了一些,比如出门问路,比如住宿的时候和主人讨水呀之类的事情。我们后面几天住农家院,主人都非常朴实热情,做了很多好吃的招待孩子们。我计划下次游学,住在农家院的时候,每天可以有一个做饭的小组去帮忙,也借此机会,更深地进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

孩子们缺少和外界交流的经验,我们平时可以多示范,比如,在同福居的四合院居住时,我和董大哥聊了聊村庄的变化,在野生动物园时,偶遇的老教师两口子也和我们一起走,聊了一路。孩子们对这样的交流都还是挺感兴趣的。

最后,发展计划与思考的能力。

游学究竟要学什么?又如何不同于单纯的游玩?

从出发前我就定了,每天晚上都会有回顾时间,让孩子们对自己所见所闻,所行所学更有意识。每天的行程都比较满,晚上到了酒店或是民宿,没有很合适的公共空间,我们在餐厅里,在房间的地板上,在男生宿舍的五人间里,都开过回顾会。一开始是回顾行程,到后来孩子们对行程有意识了,就开始回顾这一天经历的事情,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学会发现生活的美,去赞美和感激。孩子们说得可热烈了。

第四天晚上文化之夜,一番热闹之后,准备散场了。兔兔问我:“可以走了吗?”第二天的安排还没说呢!我请孩子们自己来想想,可以提三个问题,不是每次等着我来通知事情,还总有人没听到。孩子们要想一想需要了解什么:明天几点起床吃早饭?几点出发?随身包需要带什么?诸如此类孩子们之后会不停追问的事儿。

至于出来一趟,能够增长多少在地理文化方面的知识,这就考验孩子们之前的知识储备够不够?求知的欲望强不强?自主学习的习惯好不好?关沟这条线,一路串起了山河、长城、边防和铁路线,四年级的孩子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还很模糊,但我相信,在这些经历中,孩子的视野被打开了,能够关注到更广阔的世界,也会有更深沉博大的胸怀。

游学回来,奇奇找了一本关于长城的书和大家分享,这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书,介绍了许多关于建造长城的知识。他还专门画了徒步爬野长城那天看到脚下砖头的变化,观察的仔细程度,让我这只顾埋头走路的老师暗自惭愧呢。

石赫奇的总结(手稿,未完成时)


古长城上的石头,奇奇手绘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沟游学总结——成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