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安静地听着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凉意迟迟不来,残余的暑气使得9月的上海,依然闷热难当。10日,因是周末,细雨中车辆行驶缓慢,我看到每一个擎着手机等待检票员查验行程码的乐迷,都汗津津的。

行程码、电子票、健康码,过了三关后我走进上海音乐厅一打量已经就坐在的观众,心头顿觉一凉——由爸爸妈妈带着来感受古典音乐之美的小朋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可当晚的曲目是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孩子们能安安静静地听完吗?

就像这场音乐会唯一的演奏员、小提琴家宁峰在演出结束后所表述的那样,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是古典音乐史上排列在第二位的小提琴文献,因此,自觉渐入佳境的乐迷都会适时地让自己学着听懂这首作品。我先后买过三种版本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分别由海菲兹、阿尔卡多和帕尔曼灌录。无论是严谨的海菲兹版本、浑厚的阿尔卡多版本,还是炫技的帕尔曼版本,每一次准备聆听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前,我都必须扫除一切杂念,因为,这不是一首容易进入的作品,意大利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帕格尼尼,几乎将所有的小提琴演奏技巧都处心积虑地密布在了演奏时长约89分钟的作品里。

《24首随想曲》问世后,与帕格尼尼同时代的小提琴演奏家们发现,那是一首不容易上手的作品,然而,作曲家自己站在舞台上演奏时却能游刃有余,且常常有超越作品技巧要求的发挥,渐渐地,帕格尼尼有了一个别称,魔鬼。

其实,帕格尼尼只是一个港口装卸工和海运记账员的儿子。因为喜欢音乐,老帕格尼尼在帕格尼尼降临人世的那一天起,就立志要把他培养成音乐家。帕格尼尼5岁时,老帕格尼尼教儿子演奏曼陀林,见孺子可教,2年后又改教他小提琴。当帕格尼尼驾驭小提琴的能力超出了老帕格尼尼的水平后,父亲开始一个层级一个层级地替儿子寻找水平越来越高的老师,到帕格尼尼12岁首次登台公开演出时,他的演奏技巧已经技惊四座,老师们认为,这样一个小提琴演奏奇才,应该学习作曲,而帕格尼尼也能从善如流,从小作品开始尝试为小提琴创作作品,到1805年他23岁那年,完成并成功演奏了至今都被看做是考验小提琴演奏家演奏水平的《24首随想曲》。

“疑是银河落九天”,翻阅亲耳聆听过帕格尼尼自己演奏《24首随想曲》的乐评家记录的听后感,我觉得可用李白的诗来一语概之。那么,帕格尼尼演奏的《24首随想曲》何以能给当时的乐评人以天上人间的感觉?因为,帕格尼尼在演奏《24首随想曲》时大胆采用,了多种新演奏法,比如扩大了小提琴的音区、广泛运用伸指奏法、从吉他演奏法那里移植来了左手拨弦,以及人工泛音 、抛弓、多样化的双音及和弦,等等,从而加强了小提琴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丰富了这一弦乐之王的色彩。

然而,寓意越丰富的语言对读者来说就越难以一目了然,不需要翻译的音乐虽然破除了语言的障碍,因其自成格局的体系,非专心致志地了解和理解,我们就很难入其堂奥。古典音乐中的“轻骑兵”如圆舞曲尚且如此,遑论难度已达顶级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了。何以让座中的小朋友安坐近90分钟听完这首作品?只有拜托当晚出场的唯一一名艺术家、小提琴演奏家宁峰了。

一身黑衣黑裤的宁峰站在了上海音乐厅朴素的舞台中央,他比年初在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全套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时候,瘦了一些——是呀,当器乐演奏家决定以一己之力完成一场时长近90分钟的音乐会时,他知道除了要拥有无可挑剔的演奏技巧和对作品的把控能力外,充沛的体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演奏家们通常会特别重视锻炼体魄。饶是这样,完成了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中的前12首、音乐会的上半场结束时,宁峰已累得直喘粗气。也是因为他在用尽全力吸引音乐厅里的每一个观众?但好的现场需要我们与台上的音乐家良性互动,像我这样听过多遍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唱片的乐迷,在听第1首《E大调第一随想曲》和第2首《b小调第二随想曲》时总觉得游离在外,直到宁峰拉响了《e小调第三随想曲》。那还是因为宁峰使出了浑身解数引领我们快速地进入了帕格尼尼的世界,这位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第一名获得者,演奏起帕格尼尼的作品来实在太有心得,特别是音乐会进入到《a小调第五随想曲》和《g小调第六随想曲“神秘”》,宁峰用一把小提琴将帕格尼尼的作品画成了一幅水光潋滟的山水,且玄妙处处。

等待下半场的间隙,我已经忘了自己正与一群小朋友一起欣赏宁峰演绎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所以,整个下半场始终鸦雀无声的现场效果在我看来太正常了,因为,从第13首以后的《24首随想曲》,我觉得旋律感要比前12首强了许多,特别是《a小调第二十四随想曲》,因为拉赫玛尼诺夫等音乐家的改编而最为乐迷熟悉的旋律,由宁峰遵循帕格尼尼的本意在小提琴上一个变奏紧接一个变奏地演绎给我们,听得我们大感过瘾。琴声刚刚消散在上海音乐厅里,掌声就“炸”响在我耳畔。这雷鸣般的掌声,与整个演出过程中的静谧无声互为映衬,我想,这是我近年来在上海音乐厅里遇到的最好的现场。

加演曲目、巴赫的《C大调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广板也已经画上了句号,乐迷们还不肯就此罢休,我听到几个稚嫩的声音联合起来呼喊《大魔王》。哦,那些从始至终安静地听完了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的孩子们,希望音乐会结束得刺激一点,他们想听一听能让宁峰尽情挥洒演奏技巧的恩斯特改编的舒伯特《魔王》。而宁峰,真的再度加演,加演的就是这首《魔王》,这让呼唤《大魔王》的小朋友激动得无以名状。离场时与一个个孩子擦肩而过,我看到他们一个个脸涨得通红,我听到他们要么向父母要求来听下一场音乐会、要么跟小伙伴议论着还在耳畔回旋的《大魔王》——孩子对美的感悟能力远远超出了成人的想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们安静地听着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