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阴阳师,百鬼夜行,日本的妖怪,大部分都来自中国,不信你看中国的“妖怪列传”。

阴阳师与百鬼夜行

网易云音乐里,一首《百鬼夜行抄》的配乐下面,有这样的评论:

关于百鬼夜行,最出名的要数岛山石燕的《画图百鬼夜行图》等四册妖怪画卷,奠定了日本妖怪的形态。

再加上近年来日本游戏和动漫的风靡,让不少国人认识到日本的“阴阳师”,“百鬼夜行”这样的妖怪文化,以至于有上面的评论。

其实,我们不必羡慕日本的妖怪文化,因为大部分日本妖怪,都来自于我国,包括”百鬼夜行“这个妖怪文化代表。

只是没有人告诉你而已,但这也不怪你,毕竟写我国妖怪文化的书籍不多。

而自号“搜神馆主”,嗜妖如命,身兼作家、记者、编剧多重身份的张云,穷十年之力,辑录历代典籍文献近300部,整理1080种妖怪及其故事,终于弥补了这个空白。

他写的《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堪称中国妖怪大百科全书,是目前为止国内收录妖怪最多、最全、篇幅最长、条理最清晰的妖怪研究专著,是为我国的妖怪,专门写了一本“妖怪列传”。

在这本书中,张云引用日本著名妖怪研究学者水木茂的原话,告诉我们,数量众多的日本妖怪,至少有70%的原型来源于中国。

为什么会这样呢?

张云在书中告诉我们,原因就在于唐朝时,日本向唐朝派出了大批遣唐使

当时唐朝国力强盛,文化输出四方,包括我国的妖怪文化,也被遣唐使们带回日本,包括中国的“百鬼夜行”。

而这个时候,正是日本妖怪文化真正成形时期。

唐朝之后,在日本的平安时代,日本专门设有类似我国古代钦天监一样的机构,帮助统治者解读灵异等奇怪事件,维护统治,在这个机构里做这些事情的人,就被称为“阴阳师”。

而所谓的“百鬼夜行”,其实是来自于唐朝方相氏驱鬼的仪式。

方相氏,是上古时期黄帝妃子嫫母的封号。

黄帝的正妃嫘祖去世,作为另外一个妃子的嫫母,奉命指挥嫘祖丧葬,祭祀的仪式。

而嫫母本身长相极为丑陋,黄帝用她主持祭祀,也有利用她的长相驱邪的意思。

(黄帝也真是,用其他方式驱邪不行吗,非得用自己媳妇?)

“方相氏”这个封号本身,就是“畏怕之貌”的意思。

从此,方相氏成为国家专门主持祭祀的重要职位,有驱邪的象征。

而方相氏驱鬼的大傩(祭神驱鬼的舞蹈),成为从周朝流传到唐朝,国家固有的仪式,而且以唐朝时最为兴盛,简直就是一场大游行。

在驱傩的最前方,是头戴冠冕,脸蒙黄金做的丑陋面具,披熊皮,执戈盾的四个方相氏,其后是赤发白衣的十二人,再后是五百扮身为各种鬼怪,张牙舞爪的小儿。

方相氏在前面引领百鬼,从城内走到城外,寓意驱走百鬼,带来平安。

这种大傩在唐时流传到日本,日本人以为面相丑陋的方相氏是大鬼头,在带领着百鬼出行,所以称之为“百鬼夜行”,进而发展成日本妖怪文化中的”百鬼夜行“。

不是所有的妖怪,都叫“妖怪”

在我国的神话体系和民间故事里,站在神仙和人类对立面的,有几类“坏东西”,比如妖、魔、鬼、怪、精,还有魑魅魍魉等。

原来我以为,这些“坏东西”都可以统称为妖怪,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可不只是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还因为中国妖怪文化的传承深厚。

什么是妖怪?

张云在《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中告诉我们,早在一千八百年前东晋的干宝,就在他的《搜神记》里,专门给出了妖怪的定义: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简单说,它们就是一些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存在于一定的依附物上,包括人,动植物这些活物,甚至山石等静物;这些事物或现象,又是经过人类感官或者心理所展现的,在人类可接触的范围内,不是虚无缥缈的。

只要满足上面三个条件,就可以称之为“妖怪”。

但这样说还是有些模糊,张云多年搜索典籍,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类。

他根据这些“妖怪” 的不同特征,分成了妖、精、鬼、怪四大类。

所谓妖者,是指人或者动物化而为人,以人形所呈现的奇异状态。

我们尤其熟悉的《聊斋志异》中的狐妖,就是狐狸幻化成人形的妖,不知道迷倒多少上京赶考的书生。

人用人形所呈现的奇异状态也是妖?是的,你没看错。

我国神话故事中的旱魃,原来是黄帝时期的天女——魃,因为有能发出强烈的光和热的异能,在黄帝与蚩尤的大战中,立下战功。

后来因为她这个异能,在北方常常给她所过之处带来干旱,就被人们诅咒,她的形象在人们口中,慢慢由一位女性变成僵尸,她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妖。

所谓精者,是山石、器物、动物(不以人的形象出现)、植物本身性灵所化。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中提到一个美人图的故事。清代有一位擅长画画的秋子丰,有一天画了一幅美人图, 儿子秋成在旁看他画画。秋子丰就跟他开玩笑,等他长大了,就让这画中的美人给他做媳妇。

谁想小秋成认真起来,每天吃饭时不忘记端碗饭放在那幅画前,说怕饿坏了自己媳妇。

多年过去,受秋成每顿一碗饭的食物气息供养,画中的美人竟然真的修成了人形,最后与秋成结为夫妻,还一起智斗继母,抚养幼弟,儿子。

等秋成夫妻孙子都满百天了,在秋家祭祖那天,多年容貌未变的美人,烧毁了那幅美人图,自己也随之消失在烟雾中。

这幅美人图里的美人,可以说是一个画精,但是一个好画精,不像《聊斋志异》中的画皮那么可恶。

也可见,这人间的烟火气,有多大的力量,再难也要好好活在这人世间!

所谓鬼,魂不散者即为鬼,比如幽灵、魂魄等。

我们熟悉的精卫填海故事,炎帝的女儿淹死在东海,魂魄不散,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子要填平东海,这时的精卫,已经就是鬼了。

而且鬼并不都是青面獠牙,紫眼赤发,也并不都是罗刹、无常鬼、吊死鬼这些害人性命的鬼。

还有不少有意思的淘气小鬼,不吃人,只会捉弄人,甚至还被人捉弄。

比如偷吃鬼、烟鬼、酒鬼、掷钱鬼等,这些鬼,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是做什么的,尤其是掷钱鬼,你可以骗它拿钱砸你,多遇到这样的鬼,那就发财了。

所以不是所有的鬼,都让人害怕,你只要鼓起勇气,与它周旋,还可能有意外收获哦。

就像著名的鬼——魍魉,它吃活人和死人肝脏,怕老虎和柏树,可也能让人富贵。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中就提到一个山西人,夜间遇到了魍魉,因为喝了酒,壮着胆子与它周旋,获得了富贵的方法,最终子孙高中,家道发达。

如果遇到鬼,实在害怕不知道怎么办,那就吐口唾沫吧!

我们可是学过《宋定伯捉鬼》哦,里面有说鬼不喜人唾。

所谓怪,物之异常即为怪。就是人们平常没见过,没了解过的奇异事物。

比如穷奇、饕餮、梼杌、驺吾、帝江、毕方、夔、九尾狐、共工这些上古中的怪兽,人物;

比如方相氏手下驱鬼的十二怪兽;

还有太岁、鸡冠蛇、两头蛇、天狗这些民间传说很多,但很少见过的怪物;

甚至麒麟、凤凰这样的瑞兽,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河神,都可以称之为怪。

其中河神的一种起源,来自于名为河伯的怪物。

它骑着红鬃白马,穿白衣服,带黑帽子,在河上来去如风奔驰,后面还跟着十二个童子。河伯奔驰到哪里,哪里就下大雨,最终演化成了河神,

而日本的河童传说,就来源于我国上面的河伯。

综合以上,再看“妖怪”二字,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妖怪,都可以称之为妖怪。

中国妖怪,源远流长,独一无二,任重道远

相比西方的希腊神话,东方中国的神话体系,更具人定胜天的色彩。这个人定胜天里,就有被人类打败的各种妖怪,像穷奇、饕餮等上古“四凶”。

我国的妖怪文化,也就从这上古开始,不仅是因为“四凶”,还因为白泽。

传说黄帝巡游天下,在海滨遇到一只异兽,也就是白泽。它不仅能说话,还向黄帝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天下鬼神之事,包括11520种妖怪。

黄帝于是命人将这些妖怪画成图册,告示天下,并且亲自写文章祭祀它们。

这些黄帝下令绘制的妖怪图册,就是《白泽精怪图》,又称《白泽图》。

白泽不仅知道这些妖怪的详情,还知道如何驱除它们。遇到妖怪,人们只要按图索骥就好, 又因为是白泽告诉了世人天下妖怪的名字,所以人们对白泽更加尊重。

除了《白泽图》,妖怪文化的起源也跟我国古代认为万物有灵,天象示警的信仰有关。

夏朝“事鬼敬神”,商朝崇尚占卜,巫术大行。

周朝春秋时期的《左传》里有言:

“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地为乱。乱则妖灾生……”

孔子教导的《礼》,后在西汉时被整理成的《礼记》中,更有提到: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就连诗歌《楚辞》里,也提到不同的妖怪。

而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更是记载了种类丰富,各式各样的怪物,即使是现在,仍然是不少玄幻小说写作的灵感源泉。

张云认为,由于上面我国源远的文化传承,妖怪文化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像“百鬼夜行”的源头——方相氏驱鬼仪式,在周朝就已经有了。

而此时,日本的妖怪文化还是一片空白。

此后,自两汉到唐朝,我国不同的志怪典籍陆续出现,如《列仙传》《搜神记》《博物志》《酉阳杂俎》《玄怪录》等。

到这时,我国的妖怪文化已经成熟了,并且融入了民间生活。

人所化,动物、器具所化的妖怪,更有人情味,更加的血肉丰满,更加有烟火气,完全取代了《山海经》里的那种上古妖兽样式的妖怪。

尤其是动人的人妖爱情故事,在这时出现的非常多,比如高中阅读教材里出现过的《柳毅传》。

也就是在此时的唐朝,我国的妖怪文化,开始随着日本遣唐使一次次来唐返日,被带回了日本,为日本后来的妖怪文化,带去了底蕴。

而我国的妖怪文化,仍然在继续发展。自宋至清,《太平御览》《三遂平妖传》《西游记》《封神演义》《三言二拍》《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著作,继续丰富了我国的妖怪文化。

自民国以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自上古一直流转下来的妖怪文化不显,开始陷入了发展低谷。

而一衣带水的日本,恰恰与我们相反,自江户时期,一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大量推崇,整理日本妖怪文化的研究学者,比如井上圆、江马务、柳田国男、小泉八云等人。

二战以后,井之口章村、鸟山石燕、水田茂等日本画家、学者进一步推动日本妖怪文化体系的普及,传播,包括书籍、图画、漫画、电影、动漫等多种形式,还往戏剧、音乐等领域继续拓展。

日本的妖怪文化,开始走出日本,走向世界

到了20世纪,像《千与千寻》《百鬼夜行抄》《夏目友人帐》这样的电影,已经为人所熟知,再加上日本在游戏、动漫等形式上的持续发力,日本妖怪文化随之风靡。

此消彼长之下,本来从我国传到日本的妖怪,被一些国人以为是日本才有的妖怪,也不奇怪。

但这确实让知道这一点,如张元这样的学者,感到心痛,所以他才发愤不息,耗时十年,写下了这本《中国妖怪故事(全集)》。

张云在书中介绍了上面这些,就是为了让读者明白,我国的妖怪文化,源远流长,在东亚文化圈里,是独一无二的,希望更多人,能以我们自己的妖怪为傲。

同时,他的这本书,也从侧面表明了弘扬我国的妖怪文化,任重道远

18年,我自不量力,有写“妖怪列传”想法的时候,看到国风游戏《神都夜行录》宣传的一张图片:

世间妖怪,皆有温度。

虽有宣传需要,但却可以拿来作为我们对中国妖怪的态度。

日本妖怪文化发展之路是成功的,这个值得借鉴。

但就像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中所说:

“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有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惟有如此,中国妖怪文化,才能在更多国人的一起努力下,大放异彩。

PS:不知道大家熟悉中国的哪些妖怪?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阴阳师,百鬼夜行,日本的妖怪,大部分都来自中国,不信你看中国的“妖怪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