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在求变中迷失自我的成都小吃

就像开兰州拉面餐馆的是一批化隆人,开杭州小笼包的是一群嵊州人,开成都小吃和巫山烤鱼的也并非是成都人和巫山人,而是一群开州人。

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的重庆开州人,发现吃饭成了一个难题,建筑工地附近没有既能满足饱腹又价格适宜的小饭馆,于是灵活的开州人就在工地附近开始了成都小吃的小店,因为当时的成都小吃最火。定位是低收入人群,以卖盒饭为主。在那个时候刚好就特别贴合了用户需求,因为创业者自己就是这个需求逼出来的。所以很快就赚钱了,这种模式当然也很简单易学,别的建筑工人也可以很低成本的拷贝。

这种模式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当地的成都小吃店已经饱和。于是,一路北上,从重庆到宜昌,再到襄阳,再到徐州,然后是西安、青岛、北京,兵分三路。成都小吃一个地方小店,开始慢慢地布满了全国。

在鼎盛时期,北京的大街小巷基本都有成都小吃店,多达3000多家。从刚开始做龙眼包、鸡蛋汤开始,为了适应顾客需求,不断衍生更多产品,有些品类只是昨天有人要,当天晚上试制,第二天就上新品,离顾客需求最近。就这样为了满足难调的众口,成都小吃从简单的产品,到多达200多个品类,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而变成了一种大杂烩式的餐馆。

善于学习,或者说嬗变的成都小吃,一个同行开始推出烤鱼,并取得了比光做小吃更好的利润,于是消息不胫而走,竞相效仿。本来出来开餐馆的也多数是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大家都是老乡,什么生意好做就做什么呗。

于是,不经意间,那个既卖盖饭,又卖炒菜,还卖烤鱼的成都小吃逐渐销声匿迹,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万州烤全鱼,巫山烤全鱼。

成都小吃在谋求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庞杂,失去特色,反而受累。

一方面,因为炒菜、盖饭种类繁多,以前一个小店只用一两个厨师即可搞定的事情,现在则需要三四个。这些繁多的种类对经营还有一个影响就是不利于实现标准化,实际上是降低了制作的效率。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餐馆只做一种菜,那么就非常方便地进行批量生产,一个厨师就可以搞定,一次多炒一些就是了。但是如果增加为五种,如果分别有5个顾客点了这5种,厨师就需要进行5次操作。第5个点菜的顾客则需要等着前4个都吃完了,才能轮到。而1种菜品时候,几乎是同时吃上。这就严重降低了翻台率,运营效率下降。

同时,菜品的增多,增加了采购和预处理的成本。餐馆在备菜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菜都采购齐全,分成不同的预处理过程,比如芹菜洗了还要摘叶子,而菠菜只需要洗干净就好,土豆不但要洗,还要削皮。如果当天某个品类的菜滞销了怎么办,也无形中增加了损耗。

随着北京房租用工成本的增加,成都小吃店只好通过减少人工来控制成本,而人工减少的同时,随之而生的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下降,给人一种脏乱差的感觉,加上沙县小吃、田老师红烧肉等品牌的形成,顾客只好用脚投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177】在求变中迷失自我的成都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