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嚎啕大哭,讲道理还是去共情

你会共情他人吗?你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吗?

不知道!也许有吧,不确定!

好,那我们来个小测试吧。

小测试:孩子兴致勃勃搭着积木,眼见越搭越高越来越兴奋,结果一个不留神发生失误,搭好的积木都倒了,嚎啕大哭。面对这个情况你会对孩子怎么说?

说法A:积木倒了再搭呗,哭能解决问题吗,你哭倒了的积木也回不来呀?

说法B:别哭啦别哭啦,妈妈帮你重新搭一个。

说法C:好不容易搭好的积木却倒了,简直太让人心疼了,心疼的你都流泪了,太让人郁闷了。

A、B、C你要选哪个?哪个答案才是共情?

在这需要先介绍一个名词“左脑思维”:

据称左脑的功能是属于“逻辑、分析、理性、判断”,换言之,那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也是很"doing"的思维。依照布鲁纳( S Bruner)的说法,他称之为“命题性的思考”。这样的思维是理性的运作,急于想解决问题,却无法贴近人的感受,理解人的情绪与需要。

我们把说法ABC对号入座下,看看哪个是“问题解决”的思维?你会发现说法A 和 B都专注在如何让倒掉的积木重新恢复上,都专注在这件事情的解决上,而忽视了眼前这个嚎啕大哭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感受?

那要怎么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同理(共情)呢?

布鲁纳在晚年提出所谓“故事性思维”( narrativethinking),那是一种比较运用“右脑”的思维,右脑的功能是“情感的、情绪的、直觉的、创造的、美学的、艺术的,就是所谓的"being", being是一种生命纯粹存在的状态,它不是运用头脑、没有企图心,那是一种专注当下,用整个感官(甚至身体)去感觉、去感通别人的全心全意状态。

此刻再来看看说法C:好不容易搭好的积木却倒了,简直太让人心疼了,心疼的你都流泪了,太让人郁闷了。

说法C没有急于去解决倒掉的积木如何快速搭起来的问题,没有急于去解决如何让嚎啕大哭的孩子停止哭泣,而是停在积木倒掉孩子大哭那个当下,去感受此刻孩子的感受,这份感受需要通过所有感官甚至身体去感觉去感通才能体会到。此刻我们的所有关注在孩子这个人身上,此刻孩子本身比事情的解决更重要。

当孩子感觉到被理解被共情,他内心积郁的伤心和郁闷才能在理解和共情的通道中从身体里流淌出来,而不是被“问题解决”裹挟着无处释放。这也是通常情况说法A和B只会让孩子情绪越发激动的原因。

因而,当面对他人的情绪,我们要做的不是评判和解决问题,停在那个当下,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并把这份感受说出来才是最佳的助人。情绪缓和了,再去讲道理再去影响价值观,一切都不晚。

分享周志建老师《把自己爱回来》中的一句话:

“只有生命可以抵达另一个人的生命。”唯有处在“临在”( being)的状态,人才能去感通、理解他人。“无法理解,就无法帮助。”理解能力,其实就是助人能力。

PS:书中部分内容摘自《把自己爱回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嚎啕大哭,讲道理还是去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