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一切教育的起点——评《放牛班的春天》

图片发自App


Day99

博尔诺夫认为,安全感,尤其是童年阶段所培养的安全感,决定了人一生的“生命底色”——拥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往往自信、乐观、积极、进取,而相反,缺失安全的孩子,则容易自卑、悲观、消极和怯弱。对于马修老师而言,他对孩子们的重塑中,也是以安全感的构建为基础的。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对孩子们安全感的培养贯穿在三次标志性的保护场景中。

第一次对孩子们的保护,发生在上课第一天。孩子们出于恶作剧的心理,公然在课堂上夺走了新学监马修老师的公文包,并且以接力方式相互传递,以此戏弄他。然而正当他疲于追逐,狼狈不堪时,严厉冷酷的校长破门而入,质问发生了什么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马修老师谎称,他正在叫学生到黑板上回答问题,并试图让学生安静。就是这样善意的谎言,使得正好拿着公文包在手的莱克免受禁闭的惩罚,而所有的孩子,都对新老师的意外反映而窃窃私语。

马修老师的谎言,一面带有掩饰自身控班问题的可能,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源于教育者人道主义的本能——从电影的一开始,马修老师就对学校的“犯错就惩罚”的驯兽式管教发自内心的不满和抵抗。作为教育者,他选择保护幼小的孩子。从那一刻起,孩子们就感受到在他的课堂中的与环境格格不入,但却是孩子们缺失已久的安全感。

第二次保护,则发生在厕所里的“捉赃”。这一次孩子们盯上了马修老师上锁的柜子。在厕所里偷偷翻阅时,孩子们以为是裸体照等不堪之物——也许环境“教会了”他们对成人的偏见,成人,哪怕是教师,不仅冷酷无情,而且虚伪做作。然而他们吃惊地发现,公文包里小心珍藏的是五线谱——事实上,那把锁里锁着的,是凝结了马修老师全部生命热情的创作乐谱。正在对峙之时,体育老师沙贝尔闯了进来。马修老师的反映再次让孩子们意外——他搪塞了几句,恶作剧的孩子们又夺过了一劫。相比于沙老师凡事都以恶意揣测孩子,马修老师宁愿相信他们并无恶意。而事实上,正是这次之后,孩子们开始意外地流露出歌唱的天性和禀赋。

第三次保护,更是直接挽救了孩子们的生命。正当校长忙于追名逐利、离开学校时,细心的马修老师捕捉到了孩子们眼里对于休闲和自然的渴望,因此冒着被问责的风险带孩子们出外郊游。没想到,他们戏剧性地夺过了蒙丹报复性的纵火。当校长正在为自己的前途将因火灾而毁于一旦时,只有马修老师看到了孩子们内心的渴望与童真。他的冒险,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心理需求得到了回应,更保护他们幸运地逃过大火。

也恰恰是在这样的一次次保护中,孩子们感受到了马修老师深沉的善意、理解与师爱。而它们,瓦解了师生之间的敌意壁垒,将他们的生命互相交织于富有安全感的天地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全感是一切教育的起点——评《放牛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