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美育小札

最初在图书管的书架上看到这本小书,本打算对近来提得响亮的“美育”窥探一二,寻着照猫画虎开展这“高大上”的美育,便意外地把这本小书收入囊中了。

在冬日的家中,这本不同的小书反而看得很慢。不同于那些追求“可操作性”或“可复制性”的实操类教育书籍,其实用意义难以提炼,只能称作“美育随笔”。

但小书中不乏作者对多年美育实践的记录、对城市的观察、对中西文化的对比,无一例外都是带着发现美的眼睛,我不得不惊呼:“原来这也是美!”

作者王圣民本就让我佩服,从小的阅读积累和思考习惯的养成,加上逐步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优化和艺术审美的提高,完全具备充足的底蕴去从事美育实践。

她在1984年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学生的印象调查,调查认为中国学生缺乏人文艺术修养。至此,她便身先士卒去投入美育教育,从美术、音乐、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作为美育的素材,并且融入历史与现代生活,在1985年南洋模范中学开设全国第一门美育课,无愧于我国唯一一位美育特级教师的称号。

我们的本科生专业课程中也有开设美学,这一门看似枯燥的理论课程,其实细细品来包含了太多哲学问题。早已忘记一年多前在课上课下和老师讨论朱光潜、李泽厚的何种观点,沉迷于这种思辨理论之余,竟很少思考如何将美育落地的问题。

在未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的美育仅仅是艺术教育。特别是不少乡村夏令营中往往采用这样的定位,片面地将美育和艺术教育画上等号。结合美学课的内容,美育还应包括关于社会普遍道德中善恶之分的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美育。

看完《美育小札》,我认为美育可分为几个由下至上的层次:自我认同、社会规范、艺术欣赏。这三个层次具体举例来说就如:自信建立与自我发现、礼仪习得与人际交往、文化尊重认同与想象力发挥的艺术创造等等。

美育的内涵在王圣民老师的实践中丰富了不少,美在于对自我联结的信任、亲近;在于对他人联结中做到真诚、尊重;在于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在于在社会生活中富有教养、礼貌、智慧。正如书中所言:亲近艺术、学习审美,它或许不能见效神速,却如同春雨润物,是人们在耳濡目染之间一步步建立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审美关系,自觉地摒弃了“丑”。

我很喜欢王老师对于美育与个人成长的句子:“我坚信,一个生命最初的频率是与真、善、美相一致的。而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应守护这段频率,以抗衡未来即将闯入的、来自成人世界的杂音。尽管终有一天,他们会迈过现实的门槛,理想或许会碰壁,但凭着那一颗内核坚韧、外部丰盈柔软的心,他们依然有能力与挫折和磨难友好相处。”

我庆幸美育作为五育中最不起眼的“一育”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但因为官方文件的倡导而未真正着手设置课表大纲并推广到学校,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究竟如何开展?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美育太过于综合,囊括了不少音乐、美术等学科,也包括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内容。这一点,我还要具体看看相关文件,是否出台课程标准?本就自上而下的课程大纲,美育独立存在还难以预见,而渗透到分科课程中又有些责权不清。

美育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本就作为“副科”存在,它的实现在学校教育中似乎有赖于教师的个人主观动机与能力,体现在当堂教学内容中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升华,单一且局限。美育教育真正落实到学校任重而道远,其动力更多来源于学校自身的内部课程改革。

学校也可以"功利地"把美育当做学校特色课程,在内部发起一场回应式但彻底全面的改革。学生沉浸在校园内教师带领的广泛的文本阅读中欣赏、诵读与理解中;所有教师观念树立校园美育的参与感,自我要求知识的不断积累,注重学生互动间爱的教育与自身素质礼仪的提高,适度点拨下的身教;学校结合自身条件开设一些艺术课程,甚至一些普通的实践与互动,都可以成为美育的平台。需要校方多多下功夫设计,囊括综合学校其他特色,对学生终身发展、教师素养提高、校园文化塑造大有裨益。

家庭美育也不可忽视。对孩子报以爱的回应,适时指出并及时教育尤为重要。给孩子松绑,成为快乐的人,独立思考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被动接受家长认为的普遍意义的人生走向,让孩子沐浴在尊重、平等、包容的审美氛围中。

这是不错的一本小书,带给了我很多思考,重新认识学校美育。最希望的是,不管任何科目的老师,记住立德树人才是最重要的。现行的美育课难以开展,那暂且希望那些艺术类老师,多多“挽救”孩子们的审美吧,在这个畸形审美的时代,还给孩子真切童真的视角。不在乎学会多少,而在于欣赏了多少,不同感受有多少。

也希望我自己,在做人、交际、艺术欣赏等方面,不断提升,未来言传身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 | 美育小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