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日常为闲谈积累素材

本篇依旧是《有效提升与陌生人的社交能力》课程笔记

所谓功夫在诗外,如果说前面教的是辞藻、技巧、形式,那么这一篇则是在通过平日里有意识的积累素材,提升自己的见识,在闲谈中有趣地展示出来。

没有见识的人会让人觉得无趣,但很有见识却不懂的如何应用的人,也会让人产生“掉书袋”之感。有趣很重要,与其干巴巴的讲“知识”,不如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出你的见闻,随性、有趣、简短。

如果你想偷懒,准备三类出镜率高的故事就好了。

第一类:围绕谈话双方共同点展开的故事

深层次的交谈,实际上是交流这世界在两个不同的人眼中所看到的不同,二者互相交换观点,或为对方带来全新的思考角度,或引来对方的驳斥从而促进思考;但想要进入到深层次的交谈,却需要用二者的相同之处做一个铺垫,顺利链接从而过渡到深层次的交流。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人声鼎沸的环境下,首先你们俩要合得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与有相同之处的人闲谈,而是应该善于找到和对方的相同点。

如何寻找共同之处?

1. 首先找共同认识的人

例如,活动的组织者或者其他参与者,说说你与这个人的故事,你们如何认识,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在讲述故事时,又可以用到一个小技巧——“引入对话”。不仅仅是叙述一个故事,还要在其中加入当时那个场景下,主人公们说过的话,会让故事生动有趣很多,也更容易营造画面感。当然,可以对“对话”进行适当的戏剧化加工,以增强趣味性,让大家放松下来,注意好度,不要无中生有即可。

2. 准备一些和自己家乡、学校有关的故事,如果找不到共同认识的人,却发现是同乡,或者校友也不错。“家乡”和“学校”的范围都可大可小,小到同一个小区,大到我国南方还是北方;学校也可以是幼儿园到研究生,我想总能踩到一些共同点,一旦踩到了共同点,就是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了。

第二类:关于自己的故事

初次见面,对自己的介绍总是绕不开的,但这不是面试,不要做简历式的叙述,依旧讲故事吧。谈谈自己的内心感受或者糗事,当你打开心扉,对方自然会向你靠拢。当你不是侃侃而谈自己的成功事迹,而是抢先自嘲一些糗事时,把“装”的机会留给别人时,你会立刻被大家喜欢。

可以按照以下模版讲述自己的职业故事:

我是从事()。我做这个是因为()。这个工作有意思的是()。我感觉()。你是从事什么的?

讲述自己的爱好:

我爱好()。我喜欢这个是因为()。这个爱好最吸引我的是()。我感觉()。你除了工作,喜欢做什么?

第三类:关于“吃”的故事

作为一个,恩格尔系数接近0.9的人,我对美食的热爱近乎狂热,我喜欢去了解食物背后的故事,食物的来历,随着历史长河演变的过程,制作工艺上细微的差别对最终口感味道的影响。而越是文明雅致的阶层,对美食的见识和积累越是惊人。正如《红楼梦》中,贾府三代富极,火腿是和春笋放在一起炖汤的,而续书的高鹗,则将火腿和白菜放在了一起。即使是早饭时下饭的酱菜,曹公笔下最简单的也是酱萝卜炸儿,复杂些的是野鸡瓜齏,而高鹗给黛玉配白粥的则是接地气的五香大头菜。真正的食不厌精,不是顿顿山珍海味,而是讲究一个“时鲜”,最好的时节,从最好的产地运来原材料,做法倒不在意有多繁复。

好了,扯远了。说这么多只是想说,爱吃的人其实比你以为的还要多。尤其是商务场合常有酒会,宴席,准备几个出现频率高的食物,最好亲自做过,聊聊你的制作故事,聊聊食物背后的小故事,都是极好的谈资。

当准备好了这些故事后,不用担心没有机会讲出来,仔细聆听对方的话,一定能捕捉到可以跳到自己故事上的连接点,还记得“俄罗斯套娃”和“原子法”么?只要加入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就是独一无二的好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功夫在诗外——日常为闲谈积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