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五法、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让自己舒服是本能,让别人舒服是本事。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舒服待人。

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清楚人际交往的关系界限,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好。

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特别反感那种打着关心你的旗号,然后肆无忌惮地八卦你身上各种信息的人和行为?

这样的反感,来源于对方对我们私人信息的窥探和不尊那些交往并不密切,却冒冒失失问你隐私,令你感到别扭难堪的人,即使不是嫌贫爱富的人,也至少是不知深浅不懂分寸感为何物之人。

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时刻保持谦恭谨慎的态度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

做一个不随意打听别人隐私的人,是一种自重。

做一个不要肆意倾倒自己隐私的人,是一种自守。

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

《荀子·非十二子》里说道:“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日常生活中也一样,说很容易,懂得适时缄口却不容易。

就算是再浅显的事情,谈及别人的短处,也需要巧妙地避开,不要加深彼此的痛处。

蔡康永说:

“我不在乎说话之术,而在意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能够看破固然是一种能力,选择闭嘴更是一种成熟。

看破不说破的背后,不只是管住了自己的嘴,更是设身处地,体谅对方痛处的善良。

有些事情,你我都懂,但不必说出来,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 真正的智者,知而不言,适时缄口。

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其著作《呻吟语》中写到:

“责人到闭口卷舌、面赤背汗,犹刺刺不已,岂不快心!然,浅隘、刻薄甚矣!

故君子攻人,不得过七分,须含蓄以养人之愧,令其自新,则可。”

责备别人的时候,将对方逼到哑口无言、汗流浃背、面红耳赤、无地自容的地步,还滔滔不绝地持续指责。

虽能逞一时之快,却暴露了自己心胸狭隘、为人刻薄的品行。

对朋友,不要当面斥责他的过失,可以委婉地表达,让他更容易接纳。比如,“我理解你”就比“你为什么这样想”要来得舒服地多。

但总的来说,“从善意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可以让自己做一个如沐春风的人,也可以获得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

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

  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居于下位者,总会不自觉地过于高看他人,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看低。

习惯性仰视他人,习惯性放低自己,这其实是一种讨好型人格的体现。

我们常常将尊敬与讨好搞混,把敬人三分做成了卑躬屈膝,将尊重他人做成了惟命是从。

其实,敬人的同时,不必委屈和放低自己。

聪明人,敬人而不卑微,能低头也懂抬头,不卑不亢,活得自由。

        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艰

  生活中,有很多善良的人,总是让步,最后退到了悬崖边上,把自己逼入绝境;

  有很多大方的人,总是宽容,容下了所有委屈,最终亏待了自己。

没有棱角的善,只能助长对方的恶。

不是所有的让步都能赢得尊重,不是所有的珍惜都能换来真情。

人要有好脾气,但不能没脾气。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没脾气的人,要么实力已经足够强大到没有人敢当面放肆,要么性格足够懦弱到对谁都不敢反抗。

当做出的忍让总是被忽视,当付出的真心总是被亏待,请留出自己的底线,也请给善良披上锋利的外衣。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聪明人,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时该坚持,何时该让步。

人生海海,世事繁杂,愿你我都能够修炼出一颗玲珑剔透心,用更大的格局经营自己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待人五法、为自己的未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