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使书摘——《千秋人物》(5)

岁月沧桑,英雄多难,这个从淤泥中挣扎而出的树头某年又遭雷电劈成两半,一枝向北,一枝向南,撕肝裂肺,狂呼疾喊,身上还有电火烧焦的痕迹。向北的那枝,略挺起身子,斗大的树洞,,怒目圆睁,青筋暴突,如霸王扛鼎;向南的一枝已朽掉的木质部分,只剩下半圆形的黑色树皮,活想霸王刚刚卸落的铠甲。但不管南枝北枝都绿叶如云,浓阴泼地。两千年的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有炼成了雷公槐。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

——《秋风桐槐说项羽》



项羽是个悲剧人物,他的失败源于他人性的弱点。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辄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坑(活埋)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个人英雄,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这些都是他失败的因素。但他却在最后失败的那一刹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个自我。

——《秋风桐槐说项羽》



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这是民间的海选,与政治无关,与成败无关,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

——《秋风桐槐说项羽》




项羽是一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儿却儿女情长。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填了一首感天动地的、流传千古的好歌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杀人如麻,却爱的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然后两人先后从容自刎,真堪比现代“刑场上的婚礼”。这种沙场上的王者之爱比起唐明皇杨贵妃宫闱中的糜糜之爱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秋风桐槐说项羽》





一个历史人物,就如一部古典名著,能给人以充分的解读空间才够得上是一个大人物。唐代诗人杜牧抱怨项羽脸皮太薄,说你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回呢:“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代的李清照却推崇他的这种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则借他来诠释政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

一棵古树就是一种文化的标志。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塑造了一个触手可摸的项羽。

——《秋风桐槐说项羽》








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披道,杂花映目,一条50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绿阴的清凉和古碑的悠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我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去。这殿不想一般佛殿那样深暗,它合为丞相治事之地,殿柱矗立,贯天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民之情。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我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兵灰飞烟灭;我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浊泪;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一颗坦然无私的心。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记得小时读《三国》,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这样一为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但他还是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壮的悲剧。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一千七百年前,诸葛亮输给了曹魏,却赢了从此以后所有人的心。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人有才不难,历史上如秦桧那样的大奸也有歪才;有德也不难,天下与人为善者不乏其人,难得是德才兼备,有才又肯为天下人兴利,有功又不自傲。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古往今来有两种人,一种人为现在而活,拼命享受,死而后已;一种人为理想而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人不管他的官位有多大,总要还原为人;不管他的寿命多长,总要变为鬼;而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幸被百姓筛选,历史擢拔为神,享四时之祀,得到永恒。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我在祠中盘桓半日,临别时又在武侯像前伫立一会儿,他还是那样,目光如泉水般的干净,手中的羽扇轻轻抬起,一动也不动。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使书摘——《千秋人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