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有这样令所有人都心碎的一幕。
夜晚,客厅里,男女主人公怒目相向,正在激烈地吵架,地上狼藉不堪,女主人公正发了疯似的摔东西,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平息她心中的怒火。这一切吓坏了卧室里他们的儿子当当,这不是爸爸妈妈第一次吵架,还记得上一次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因为他无意间摔破了头,他们吓坏了,都忙着照顾他,于是不再吵架了。这一次,怎样才能平息他们之间的战争呢?
当当从房间里拿出了一把小刀,朝着自己的手腕割去,立刻,鲜血直流,他忍着疼痛,叫了声:“妈妈。”妈妈转过头看到了儿子的手,惊呆了,吓坏了,她跑了过来抱住儿子:“当当,当当!”她哭着、叫着,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要拿小刀割自己的手腕。爸爸也跑了过来,他们把儿子送到了医院。
所幸,儿子的伤不是很严重,妈妈问当当:“你为什么要用小刀割自己的手?”
当当说:“你和爸爸老吵架,我不知道怎样才能阻止你们吵架,上一次我受伤了,你们就不吵架了,我想,如果这一次我也受伤,你们肯定就不会吵架了。”
儿子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碎了,爸爸妈妈之间出现了问题,为什么要让儿子伤害自己来解决?儿子以为,主动伤害自己就能拯救父母的关系,就能挽救自己的家庭,这是多么天真又多么令人心痛的想法啊!
爸爸妈妈别吵了,都是我的错
父母爱孩子,而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无限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家更是有一种天然的保护欲,当发现自己的家庭出现了危机时,他们会不惜牺牲自己去保护自己的家庭。但孩子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家庭,于是他们用了伤害自己的方法。或许孩子在潜意识中认为:爸爸妈妈吵架,我却无能无力,我不能为爸爸妈妈和这个家庭做些什么,我太无能了。这种自责让他们想要惩罚自己,于是,他们采用了极端的方法。而且,这种极端的方式通常管用,这使孩子以为牺牲自己真的可以挽救父母的关系和自己的家庭,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孩子受伤,父母停止了战争,只是暂时搁置了矛盾,但问题并没有消失,一旦孩子恢复正常,父母之间会再起硝烟。因此,孩子牺牲自己并不能挽救家庭,却给父母和自己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但是,孩子并不明白这些,他们以为自己很伟大,同时他们又觉得自己很渺小,这种感觉让他们很想为家庭做些什么,却又深感自己做不了什么,非常无助。这种无助感让他们会把父母之间的问题归咎为自己的错,特别是当父母拿孩子为话题来吵架的时候,一些听话的好孩子会这样告诉父母:你们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一定好好学习,只要你们不吵架。有一些叛逆的孩子会威胁父母:你们再吵架,我就不上学了!还有一些会像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当当那样,采取更为极端的方法。
但无论哪一种方法,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其实,孩子根本就搞不清楚父母之间的问题,每当父母因为自己发生分歧时,孩子常常以为是不是自己表现不好才让父母生气,实际上,这和自己无关,是父母之间早就出现了问题。幼小的孩子当然搞不清楚复杂的成人关系,但是,却会让他们心中产生许多迷茫。事实上,无论父母吵架、分居还是最终离婚,多多少少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伤害。当然,如果父母的情商足够高,处理得足够好,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也可以避免这些伤害。
但究竟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系列的问题?
父母的问题不该成为孩子的问题
父母之间的问题只属于父母,不应该让弱小的孩子参与,也尽量不要影响孩子,尤其是不要借孩子发挥,更不能把父母之间的矛盾迁怒到孩子身上,父母和孩子都要明白:父母之间的问题,孩子不必负责。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冲突
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和打架,这是很多父母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很多父母却做不到,冲动的时候,不管孩子在不在,就吵起来、打起来了,这给孩子带来的惊吓及伤害可想而知。如果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冲突,孩子自然不会意识到父母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那么也就不会发生孩子伤害自己的行为。大多时候,孩子并不需要知道父母之间发生了矛盾,因为他并没有能力帮父母解决。如果需要让孩子知道,那么请用一种平和的方式告诉孩子,而不是用如此激励的方式来刺激孩子。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这是父母对孩子最基本的爱护。
当孩子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时,父母不能斥责
如果孩子知道了父母之间的问题,并做出了伤害自己的行为时,父母千万不能斥责。比如,如果孩子说:“你们不要再吵架了,否则我就不上学了。”乍一听,孩子是在要挟父母,于是你把孩子训斥一番:“这么小就敢要挟父母了?你是要无法无天了!”但其实,孩子的重点根本就不是不上学,而是希望你们不要再吵架了。一定要看到孩子的善意,虽然他的方法不太妥当。特别是当孩子出现了像《中国式离婚》中当当那样极端地伤害自己的行为时,父母更是不能斥责:哎呀,你怎么总是给我添乱!斥责孩子,就是对孩子的再一次伤害。父母应该看到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爱和痛。
父母的问题,孩子不必负责
不过,要彻底解决父母之间的问题带给孩子的影响,还必须让孩子明白:父母之间的问题是父母的事情,和你无关,不需要你负责。孩子或许以为,自己做点什么就能解决父母之间的问题,在现实中也确实有孩子充当父母的和事佬的角色,但是,这样做有时能解决问题,有时于事无补。如果父母之间的感情真的出现了问题,孩子无论作什么样的牺牲,都难以挽回。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无论作什么样的决定,都和孩子没关系,孩子不必为父母之间的任何决定负责任。
在生活中有一些这样的父母,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为孩子:我一直不离婚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不受伤害。实际上,你不离婚不见得是为了孩子,是你自己还愿意忍受。而你这样告诉孩子,才是真的伤害孩子。还有,在孩子面前诉说伴侣的不是,让孩子憎恨伴侣,这依然是把自己的问题转移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为你的问题埋单。
孩子不必为父母的不幸埋单,即便父母过得不幸福,孩子也仍然有理由幸福,而父母有责任让孩子幸福。
在这个时候,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理解他为父母所做的一切,接受他对父母的爱,但希望他能让父母自己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无论父母之间的关系怎样,他们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他,而他只需要做一个快乐的孩子就可以了。这也是武志红在《孩子当不了家庭的保护神》一文中表达的观点。
无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多么密切,爱多么深,都必须明白,各自的问题需各自负责,不需要为对方负责,爱对方,也要学会从这种爱中剥离出来,这才是成熟的爱。这也提醒父母,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夫妻关系,那么孩子自然不会用牺牲自己的行为来平衡父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