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发生认识论原理》感知运动阶段

新网师“研发卓越课程”团队开启“阅读马拉松”第一季。
疯狂阅读42天,手捧知识迎新年。
《发生认识论原理》是第二本书。

本书封面

第一章中,皮亚杰关心的问题依然是:从心理的角度,认知是如何开始的。

或许从第一阶段的名称来看,我们会认为是认识是从感知运动开始的,那感知运动是生来就有的么?

如果是的话,那就意味着智力是天生而来的,这是先验论的看法,皮亚杰不会同意。

如果不是的话,那认识另有开始。

01

最早只有无意识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是主客体没有分化。婴儿不知道自己是活动的发源者,外界的物体也不过是身体的延伸。所以,主客不分,儿童处于一元混沌状态。

婴儿的出厂设置只有简单几个活动,如吮吸,注视,抓握。早期主要是吮吸活动,婴儿会吮吸任何东西,但是吮吸多了,他会将这些东西分化。他会放弃手指,但会保持吃奶。这是最早的分化。

慢慢地,手指开始有了一点点力量,开始活动,开始无意识地抓触碰到的东西,又逐渐到有意识抓握。

继续发展,婴儿的这些动作越来越熟练,各种动作之间开始相互配合行动,产生最早的协调。

比如,看到妈妈就开始准备吮吸的动作,比如手指运动和吮吸运动相互配合成吃手指动作。

接下来,就是视觉和抓握相协调。婴儿看到绳子,然后抓住绳子,摇响铃铛,婴儿感到惊奇,再次寻找绳子,重复一整套动作。

动作--效果--复位--再动作,这就是循环反应(鲍德温)。儿童牌火箭现在进入第一级循环反应。

这个循环从身体出发,作用于外界的物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行动,也就有了一个结构。这个结构孤立存在,整体重复。

这时客体还不是实体,行动也不是智力动作。虽然不是智力,但已经是一个结构,就能1,分开再组合,2,整合新的材料进入结构。比如,他看到别的绳子也要去拉动。这便是“再生化同化”。

02

此时,这样的循环反应只是偶然的、无意识地发生的。在下一个阶段,这样的循环会融合进主体的目的。比如:为了抓住帘幕后面的玩具,孩子会拉掉帘幕,然后获得这个玩具。

这个过程在之前形成的图式融合进了主体的目的,“从此之后,目的被放到方法之前”,拉帘幕不再是目的,而成为获得玩具的手段,这样的融合意味着婴儿能将整个结构当中的各元素进行灵活的衔接。

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表明主体能够对客体进行抽象了,因为只有抽象才能应用,另一方面主体自身的图式变得更加灵活,能连续应用,组织应用。

这样婴儿和外界物体之间(应用图式)、婴儿自身内部的图式之间(选择、组合等)变得“协调”,目的和手段分离。感知-运作阶段开始萌芽,智力开始形成。

以上是第二级循环,儿童的生命就像火箭发射一样,一级一级循环,蓬勃向上。

接下来,再怎么变化?

03

我们发现,之前的这些结构不断发展,但主要是进行同化,为什么不去顺应呢?

这主要是因为不安全(情感),不可能 (认知)。总之,儿童自身还没有储备好足够的图式去迎接顺应。打个比方,儿童就一个图式,如果要让他顺应,就要把这个仅有的图式打破,儿童肯定不愿意啊。

所以,虽然儿童面临着分化,比如之前吮吸的例子,但是他会选择忽视或同化。但进入第二次循环之后,儿童逐步储备了足够多的图式。当他再遇到新事物时,就有足够多的图式和新事物进行比较。这会
引发兴趣,然后儿童主动检验,尝试变化。

比如,儿童发现物体坠落有某种轨迹,于是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和起点来抛掷玩具。我们仍然记得小孩子不断扔玩具的场景。

不断的尝试,看起来就又是一个循环,这就是第三级循环。

第一级循环,偶然自发的形成,加入目的性或意图性后形成第二级循环,再加入区别性调节(顺应)后,形成第三级循环。

顺应的出现,对儿童来说是个重要的时刻,他开始真正的探索世界,他开始尝试,或者从成人视角来看,他开始试错,开始大闹天宫,开始制造狼藉,开始感知物体间的关系。

试错是智力的开展,“它既受到给动作以目标的图式所指导,也受到被选为开始手段的图式所指导”。在连续的尝试中,行为不断地被给予方向,获得意义,“构建了积极顺应过程的边界,又与构成智力基础的同化并存”。

04

距离感知-运动阶段的完成还差一步了。那就是协调机制从外部转向内部。

刚才的情形下,新方法的获得需要主体的主动检验、不断尝试,随着第三级循环和智力试错,儿童迟早会将这些行为内化。内化之后的表现就是,面对问题时,会停止行动,代之以思考。

比如,一个孩子,通过摸索,没有能够成功地火柴盒拉开,于是中止了行动,仔细注视着火柴盒开口,张开并合拢着自己的嘴巴。

动作的内化,标志着感知动作阶段达成。动作的内化也意味着真正的智力产生,同时将开启下一阶段发展的窗口。

这时,感知运动表现出了两类协调:一类协调是把主体的活动彼此联系在一起,包括主体活动或活动的图式的联合或分解;对活动进行归类、排序,将它们关联起来等等。这就是逻辑数学形成的最初形式。

另一类是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关协调。主体将客体吸纳进时空结构中,然后时空协调又产生了因果协调。

一个物体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也会存在一定的时间,不会凭空消失,虽然看不见。这便是永恒客体。永恒客体的图式形式与时间组织和因果组织密切相关。

主体把客体纳入到自己的图式当中,简单的说,给你个杯子,和给你个碗,你拿的动作是不是一样的,你能够图式当中把它们区分了,就纳入了。对不同的物体,你采取了不同的动作,就是协调,和客体间的协调。

时空关系就会孕育因果关系。比如,拉绳子,灯亮,这就是一种时间上的“因果关系”。推桌子,桌子离开原来的位置,然后摔倒,这也是一种空间上的因果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 | 《发生认识论原理》感知运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