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年轻的《富家公子》04-05(95)

(1)

菲茨杰拉德,本人参加过一战,战后先后在巴黎和美国写作,在美国写电影剧本。出生于1896年,1940年去世,他只活了44岁。

所以他是永远年轻的菲茨杰拉德。

所以他的作品中那种逼人的青春气息,以及青春才有的自由和颓废。看过《挪威的森林》的人一下子就会明白这种气息是什么样的。是的,我终于明白村上春树那么推崇备至菲茨杰拉德的原因了。

(2)

说起来《富家公子》真没说到什么事儿,太平淡了,从头到位都没什么了不起的情节和故事。

一个富家公子安森的感情故事,社会地位赋予他的强烈的优越感,所以他有非常明显的双重人格:一方面努力、克制、优雅,一方面放纵、酗酒、粗俗,他在两个角色之间自由切换。他深爱女友葆拉,也知道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财富迷住了葆拉,但是他内心深处的放纵和欲望让他不轻易走入婚姻,不轻易许诺。他错过了葆拉,也错过了婚姻,他看起来孤独,但是不会停止寻欢作乐,同时享受孤独。

(3)

但是《富家公子》写得很细腻,超过了盖茨比,尤其是对于心理描写。我想起年初刚刚看过的《第三人称单数》,年老的村上春树也依旧过于细腻地去分析某种心情、某个现象,真是过于细腻地描述某件事情的经过,真的是极其普通甚至无趣的事情,但是他就是兴致勃勃地用力描述,看起来啰嗦,其实是相当见文字功力的。

说实话,不在乎读者的存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正是写作者的快乐所在吗?

小说结束部分写到安森和葆拉重逢,很有趣:

她抓起了他的双手。从她那随意的、不做作的姿态来看,安森觉得葆拉想到他时心里已经不会再刺痛了。然后他不是这样——他感到那熟悉的情绪又悄悄地涌入了脑海,过去他总是用彬彬有礼对待她的乐观,现在他却似乎担心彬彬有礼会在表面上损害她的这种乐观。

多年之后重逢,葆拉指出了他们不合适的关键:安森是不会安定下来的。

难道不是吗?

安森否认:

要是女人不像现在这样,要是我少了解一点女人,要是女人没宠坏我,要是她们保有那么一丁点的骄傲,我就能安定下来了。真希望有一天睡醒时发现我正躺在真正属于自己的家里——这就是我想要的,葆拉,这是女人在我身上发现的,也是她们迷恋我的原因。问题是,我再也回不去了。

四个月之后,葆拉难产而死。在此之前,安森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了四个月。在此之后,他开始休假,开始新一轮寻欢作乐。

这故事有什么意义呢?就像那么奇幻得不能再奇幻的本杰明·巴顿的奇特一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如果这些都没有意义,那么我们现在正在过的每一天又有什么意义呢?


浦西FK的第五天,凌晨三点一切都没有发生。

白天的时光,虽然无所事事,我依然来不及做很多事情,比如今天,就来不及之前说好的每天都写的毛笔字,也来不及每天都要做的拖地板。

但是我依旧花了太多时间蹲在厨房阳台看路上驶过的一辆有一辆骑手摩托车,仔细观察驶过的车辆挡风玻璃上有没有通行证模样的东西。

蹲着吃酒鬼花生米,吃完最后那一点,此后再也不用吃这种又油又咸又好吃的垃圾食品,真好。

也花了太多时间趴在南边阳台上听小区里的鸟叫声,这么多鸟,倾巢而出,是美妙的和谐。

那么,谁能告诉我,我们这样生活的每一天有什么意义呢?

不想太多,明天看《沙丘》。

你可能感兴趣的:(永远年轻的《富家公子》04-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