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研究发现,处于轻度抑郁状态下的人,经常比其他人拥有更准确的自我认知,更容易看到真实的世界,能够以相对客观的、既不积极也不消极的视角看待事物。
由于过于认清现实,便会不在有自我安慰的意愿,面对创伤时,自我修复难免更困难。
这是很多抑郁人群不开心的原因之一。
而更多时候,导致他们受伤更深的,还是来自于那些所谓“正常的人”。
多数人对抑郁状态的无知,是对抑郁者最残忍的事。
遥远的哭声
除了因为先天基因导致的抑郁,后天因素通常存在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人际关系等等。
有很多人,虽然只是湮没在人海里的普通人,但是很幸运,各种后天的经历都在正常的范围内,自然而然地,他们看不见抑郁者眼中的现实世界,体会不到他们认知以外的人生,对抑郁者的想法和经历,会难以理解甚至无法相信。
所以在生活静默的暗涌下,时而也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觉得情绪出了问题,跟另一半求助,希望得到Ta的理解,结果只会得到一堆大道理,还有,这么大个人了,怎么一点儿也不成熟?
心里难受,跟朋友吐槽,朋友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至于的吗?
谁没有失恋过,没有被甩/分手/劈腿过啊,怎么就你要死要活的?过个几天就好了……
甚至有的抑郁者鼓起勇气跟他人表示出放弃生命的想法时,会得到毁灭性的回答,至于摧毁他们人生最后的一点希冀。这些回答可能很尖锐片面,也可能……只是无视的白眼和流汗的表情。轻如鸿毛的一句话,冷却了他人努力想要握住的最后一丝温度。
微笑抑郁
有一种抑郁叫做“微笑抑郁”,就是很多看起来阳光开朗,积极乐观,待人友善的人。他们可能是人群中的开心果,那个看起来生活最自由自在,好像从不知忧愁为何物的人,似乎从小就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
但其实,他们长期被“微笑抑郁”困扰着,这些人远比我们能想象得要多。
直到有一天,有的人突然出现异常的举动甚至是结束自己的生命,身边的人才更加震惊和颠覆自己的认知。
在我的理解里,还有一种微笑抑郁。
有一些话,一些经历,在述说的时候,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所以只能微笑着说,仿佛自己都无法相信。
听的人觉得是在开玩笑,就更不会相信了。
两性差异
在大众的认知里,女性是更加情绪化的,她们的情感表现更加外露,所以抑郁情绪似乎更容易在女性身上出现。有调查说,女性的抑郁症诊断率大概为男性的2-4倍。
但事实上,更多的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郁抑症的发病率上其实相差无几,只是有很多男性更倾向于否认自己的抑郁症状,所以在就医时也就更难确诊。
通常女性比较常见的抑郁表现有低落、无价值感、自责、脆弱等等,男性则多为疲劳、易怒、工作压力和睡眠问题等,甚至会出现一些滥用药物或者暴力行为的情况。
为什么两性之间会出现不同的抑郁症状呢?
这和男性不善于觉察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有关。因为一些内在的情绪无法表达,导致了一些冲动的、攻击性的行为,这其实是一种极端的应对机制。
由于男性较少表述自己的抑郁症状,所以人们更多用女性案例来归纳总结抑郁者的各种特征。但如果那这一套标准去判断男性是否抑郁又是不准确的,因为两性之间的抑郁标准和表征并不完全相同。
男性的性格导致了他们会进行一些内在的自我治疗,区别于女性的喜欢倾诉或者对外寻求他人的帮助,他们会通过烟酒、游戏、飙车等一些介质来试图缓解痛苦。会在一段时间内希望将自己与家人伴侣隔绝开,形成一个孤岛。
抑郁情绪会存在于任何一个人身上,无论男女,如果感受到抑郁情绪,请不要害怕或是羞于承认,像自己信任的人或是医生求助吧。
成人童话
想起小时候读过的法国童话《小王子》,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本写给大人看的童话。
所以很多人说《小王子》里的故事,小时候读没明白,长大之后就懂了。
小的时候读,能感受到整个故事虽然时有温馨,却一直笼罩在淡淡的忧伤之中。
这种忧伤就像空气,无色无味,但始终包裹在我们周围。
那时觉得,有一些东西,似懂非懂,但似乎就隔着一层薄纱,一捅开就能彻底明白了。
里面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句子,不同的时期,总能读出不同的感悟来。
里面有一句我记得的话: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我相信很多的抑郁者,是有“心眼”的人,能看到一些人肉眼看不见的东西。
也许彻底甩掉抑郁是难以做到的,但既然摆脱不了,就祝我们都能够和它和平相处,做一对最了解彼此,但却不再互相伤害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