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雨声如何滴碎荷声

临江仙       【宋】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

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

待得月华生。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在教孩子学诗,进而由诗词到写作。

为什么要学诗?因为这是我们民族语言成就最高的文学艺术样式,没有之一。如今提及古代四大名著较多,实际上就小说而言,中国古典小说普遍成就不高,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不及西方。但中国古典诗词,即使放眼世界,也少有能匹敌的。

诗,向来是心灵深处那一抹最温柔的悸动,是不经意的喜悦和哀伤……它最美,最真,却又短小精悍,是高度浓缩的文学营养。学诗,是提升文学素养最快捷、效率最高的形式。

然而如何学?有人不屑一顾,诗词选本遍地开花,解读音频撑爆网络,跟着背就是了。

然而,真的好吗?我看过有幼儿园的诗词选本,翻开就是“芙蓉帐里春宵暖、从此君王不早朝”,虽然我们并不保守,不至于那么老夫子气,但小朋友万一问起这是啥的时候,咱们怎么回答?《长恨歌》当然是非常伟大的诗篇,那种大气磅礴、长恨绵绵、哀婉凄恻的风格,真的很动人,但是,能不能缓一缓?在他们的眼睛依然喜欢大自然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更爱“白毛浮绿水”。版本和篇目的问题,是一大硬伤,目前还没发现非常适合小孩子的诗词选本。切不说这种只重名气,不看内容的现象,还有多少篇目仅仅只具有文学史价值,并不适合现代人诵读?

夏天了,各种“让你遍体生凉的夏日美好诗词”刷屏朋友圈,略微看了下,反而更热了。老实说,不能因为李白有名,就觉得他那“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很好。还有几首,从形式上看,属于古体,就是不重押韵不重格律那类。有一定文学水准的自然会觉得古雅清顺,但对一般人,尤其小朋友来说,实在晦涩拗口。

所以,我一直坚持亲自为孩子选诗。此其一。

其二,利用百度和网络音频以及现行的各种解读,真的能让小孩子理解诗意,并产生共鸣吗?不知道,也许有,但几率不大。至少在我遍寻网络之后,没有发现能够深度匹配诗词美感同时让孩子感受到美感的解读方式。所以,只好再次自力更生了。

以这首《临江仙》为例。仅选取半阙,因为下半阙描写贵族生活的,实在没什么意思。

“柳外轻雷池上雨”,字面很好理解,小池边上,有高柳成林,雷声从远而来,声音很轻,一会池面上就下起了雨。关键在于“轻”?孩子会脱口而出:雷声很轻。有的还会说是闷雷。继续追问:既然雷声很轻,那为何会下起雨来?经过一系列启发,他们会认识到:雷声未必真的很轻,只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听觉上觉得声音不大、不急。那么,具体到诗词中怎么解释?既要满足“声音很轻”,又要实际蕴含“能带来雨点”的威力,“隐隐”两字就足够了。柳林那边传来隐隐的雷声。不言大,也不说小,只是隐隐,留下想象空间。

在这里,我们通过讨论雷声,会让孩子关注夏天雷雨天气的变化。

第二句:“雨声滴碎荷声”。雨声没问题,滴滴答答,淅淅沥沥,沙沙沙,敲在荷叶上有声音。小孩子很容易理解,他们多多少少都有过雨中观荷的体验。问题是,“荷声”是什么?孩子会说是雨点打在荷叶上。问题是,雨点滴碎了这声音,也就是说,下雨之前,“荷声”就是存在的。可到底是什么?百度不会告诉你,一些解读文本也不会告诉。这么麻烦的事情,也许他们压根就没注意到。但是,这些东西,对小孩子,统统都很重要。必须让他们看到:夏天的荷叶挤挤挨挨,微风轻拂,鱼虾嬉戏,都可能让他们产生轻微的触动,像极了小朋友们在课堂上的窃窃私语,或是蚂蚁相见时互相碰一下触须,小狗相见时碰碰鼻头……声音未必是从嘴里传出来的,交流必不限于声音……  所以,这里的“荷声”含义极其广泛,必须让小朋友们理解世间万物互相交流的方式无限深广。

朱自清不也写过么: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这就是“荷声”,是荷叶荷花们原本就在用自己的方式互相诉说着夏日私房话,而雨声恰好打断了这一池亲密的交谈。

孩子们理解了“荷声”之后,还需要可以去学什么比喻拟人吗?不需要,他们会逐渐从内心感应自然,他们会明白,荷花荷叶们也跟自己一样,会低头致意,会摩肩擦踵亲密诉说。山水有情,万物有意,从此看什么都很美好。以后还愁写作文不能情景交融吗?

小楼西角断虹明,字面也很好理解。有几个问题须带孩子感知。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刚刚隐隐雷声,池上过雨,忽然雨过天晴,又期待月华顿生,这是一个黄昏时分的场景。第二,小楼的西角为何能隔断彩虹?应让他们看到中国传统建筑那翘起的飞檐。 第三:断虹也就罢了,为何说“断虹明”?如果为了押韵,“断虹影”也不错啊。强调“明”字,是说雨后这道彩虹格外的明丽动人,跟池里的荷花之美,相得益彰。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一般的诗词解释,会说:“月华”,就是月光的意思。然而,为啥偏要叫“月华”呢?华,含有无限美好、华贵、高雅之意。月华,当作“皎洁的月光“”或者说“月光的清辉”。是“生,为何不是“升”?这个问题,以前我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解读过。升,仅仅是未知的变化。“生”却是无限的希望、美好、生机勃勃、蓬勃向上,给人甜蜜的、美好的、温馨的感觉。月华生,不是月亮升起来,而是忽然之间,如同触动开关,璀璨的华灯“啪”地一下,全部打开了,一场夜的盛会开始了。那是“空里流霜不觉飞”,那是“月照花林皆似霰”……

看似戛然而止,其实启发了无限想象。

诗词之美,恰好美在意境。而这些美好的意境,百度不会告诉你。那些冷冰冰、硬邦邦的释意也不会告诉你。

经过美好意境洗礼的心灵,所谓写作能力,只不过是个顺理成章的副产品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词赏析】雨声如何滴碎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