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王培峰|问题引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问题引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对整理课的点滴思考


上周五对《比例》这一单元进行了整理与复习,课上通过师生互相补充,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但我觉得这仅仅是对知识点的一个简单的回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也没有形成整体的认知,于是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以下问题:

1.对黑板上罗列出的知识点进行再加工,试试看可以把它分成几大知识板块?

2.这些知识之间谁和谁有怎样的联系?

3.对本单元的知识你有什么疑惑点?或者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首先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了再加工,发现可以归纳为:

                  


   然后又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织网,将知识结构图变成了我们师生发现知识的寻宝图,学生看到这张网,就会顺着线索把知识串起来,脑子中始终是一个整体。

最后让学生对本单元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提出你想问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1.觉得自行车里的数学比较难。

2.比例的应用比较难。    

对于第一个问题,许多同学提出的都是对自行车蹬一圈、前轮转数、自行车后轮转数、自行车前进的路程这些术语的理解上存在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没有进行讲解,也没有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而是把它当做周末的实践作业,在家长的陪同下带着以下问题对变速车进行研究的:

(1)你的自行车是多少速的?这个“速”是怎么来的?

(2)与家长合作,把自行车调到一个固定的档位,两人先数前轮齿数,再数后轮齿数,一人负责转脚蹬一周,另一人观察后轮的轨迹,两人交换角色,再观察。两人交换一下意见,发现了什么?

(3)在平路上试骑,交换不同的档位搭配,看看什么时候最舒服?再爬爬坡看什么档位搭配最容易上坡?

陈思睿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这样说:

我的自行车叫21速自行车,因为他的前轮有三个档位,后轮有七个档位,一共有21种匹配方式。变速的原因是,脚蹬轮的齿数越多,后轮的齿数越少,所以脚蹬转动一圈,后轮就会转动许多圈,这就是变速的原因。我还发现,脚蹬轮的齿轮越多,后轮的齿轮越少时,速度就越快。

薛淳文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说:

我发现在平路上骑车时前面三挡,后面三档最舒服,也比较快;但当爬坡时3-3就不容易了,变成1-3或者1-4最容易爬上去。

课上我一一把大家的发现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在交流结束时,我说你们就没啥疑惑的地方吗?随着课堂的深入推进,学生们又提出了以下问题:既然是21速车,在平路是为啥不选择3-9呢?这样不是应该更省力吗?按照这个思路在爬坡时应该选择1-9呀?我说对呀?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呀,是我们没有去实践的缘故还是就是不存在这种情况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下个周末继续实践。

说实在话,这些问题我没想到学生会提出来,而且提出来的这些问题都很“真”,值得我们教师深思。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永远都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其实许多我们听闻的名师当再次上以前上过的课时,同样也是需要重新构思、重新优化、重新认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再次解决……

(河曲实验小学 王培峰)


发布:晋北文化平台

作者:王培峰

编审:开明人士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曲王培峰|问题引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