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

《方剂学》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第一节 补气剂

补气剂,适用于肺脾气虚之证。代表方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9g)  薏苡仁一斤(9g)  缩砂仁一斤(6g)  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6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12g)  白茯苓二斤(15g)  人参去芦,二斤(15g)  甘草炒,二斤(10g)  白术二斤(15g)  山药二斤(1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g,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加大枣3枚,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亦可用治肺脾气虚,痰湿咳嗽。

【证治机理】本证乃由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湿浊内停所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水湿不运,阻滞中焦,气机不畅,则胸脘痞闷,下迫大肠,则肠鸣泄泻;脾主肌肉,脾虚肌肉乏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为脾虚湿盛之征。治当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另本方亦可用于肺脾气虚之湿痰咳嗽,乃取培土生金之法。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脾胃之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共为君药。山药、莲子肉既能健脾,又有涩肠止泻之功,二药可助参、术健脾益气,兼以厚肠止泻;白扁豆健脾化湿,薏苡仁健脾渗湿,二药助术、苓健脾助运,渗湿止泻,四药共为臣药。佐以砂仁芳香醒脾,行气和胃,既助除湿之力,又畅达气机;桔梗宣开肺气,通利水道,并能载药上行,以益肺气而成培土生金之功。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共为使药。诸药相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配伍特点】主以甘温补脾,纳芳化渗湿以助运止泻,佐引药入肺以培土生金。

【运用】本方为健脾渗湿止泻之常用方。以气短乏力,肠鸣泄泻,舌淡苔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

【附方】

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原名白术散)

人参二钱五分(7g) 白茯苓五钱(15g) 白术五钱(15g) 藿香叶五钱(15g) 木香二钱(6g) 甘草一钱(3g) 葛根五钱,渴者加至一两(15~30g) 上药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服。

功用:健脾止泻。主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津液枯竭,口渴烦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

【鉴别】参苓白术散是由四君子汤加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主以补气健脾,为治脾胃气虚之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则补气健脾与祛湿止泻合法,为治脾虚夹湿证之主方,且兼能补益肺气,故亦适于肺虚久咳、食少便溏、咳喘少气者。

参苓白术散与七味白术散皆有四君子汤,均为治疗脾虚泄泻之剂。参苓白术散伍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及桔梗,健脾渗湿力强,并可“培土生金”而益肺;七味白术散配藿香、葛根,健脾渗湿力逊,但有升清、止渴之功并兼解表,故脾虚久泻、津伤口渴者宜,亦可用于兼外感者。

【方论选录】脾胃两虚,不能健运胜湿,而输纳无权,故食少体倦,吐泻不止焉。人参扶元补胃,白术燥湿健脾,山药补脾益阴,莲肉清心醒脾,扁豆健脾和胃气,米仁健脾渗湿热,炙草缓中,桔梗清肺,茯苓渗湿以和脾胃也。为散米饮煎服,使湿化气调,则脾胃壮盛而体强食进,何吐泻之不止哉?此健脾强胃之剂,为土虚不能胜湿吐泻之专方。(徐大椿《医略六书》卷十八)

【医案举例】一妇经行,必泻三日然后行。诊其脉皆濡弱,曰:此脾虚也。脾属血,属湿,经水将动,脾血已先流注血海,然后下流为经。脾血既亏,则虚而不能运行其湿。令作参苓白术散,每服二钱,一日米饮调下二三次。月余,经行不泻矣。(《古今医案》卷九)

【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宋太平惠民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莲子肉(去皮)  薏苡仁  缩砂仁  桔梗(炒令深黄色)各一斤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    白茯苓  人参(去芦)  甘草(炒)  白术  山药各二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参苓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