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遇到一个挺有代表性的问题:
问 格律诗中“出”字为什么不算平声?
【提问】 原创五绝一首: 凌波浮绿翠, 冷月照林森。 藕有清尘意, 花无入世心。 第三句我本来想用“出尘”,以应对第四句的入世,但用电脑辅助检测居然提示“出”字不是平声,后来就改了清字,请教为什么“出”字不算平声呢?
前言
首先,出这个字在古韵中不是平声,是入声字。
题主遇到的问题在创作中也挺常见, 古韵中的入声字派入其他三声,造成了现代人作旧体诗的困扰。
有很多字,用新韵来看是平声,但是古韵是仄声。
但是题主的这首诗,其实是可以用“出”字的,在古人的律诗中这种用法很常见。
一、题主的绝句,为什么可以用“出”?
题主之所以疑惑,是因为对于格律诗还不是特别的了解。
题主的诗如下:
凌波浮绿翠, 冷月照林森。 藕有清尘意, 花无入世心。
题主的这首五绝,在旧体诗中称为半拗体。第三句“藕有清尘意“,仄仄平平仄。假如用把“清”换做“出”,就是:仄仄仄平仄。
藕有出尘意,仄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这种句式叫做半拗句。半拗在律诗中可以救拗,也可以不救拗。
藕有出尘意, 花无入世心。平平仄仄平
题主这首诗的第四句,没有救拗。这种对句不救拗的情况,同样也是律诗常见的形式,不算出律。
二、唐朝著名诗人的半拗体律诗
1、许浑五律《早秋三首·其一》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中, 有两处半拗: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许浑的首联和颈联都是半拗体,而且对句都用了平声字救拗:生、晴。
2、李商隐《屏风》
李商隐七绝《屏风》,第三句也是半拗体: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密,是仄声,遮雾【密】如此,平仄仄平仄;俱,是平声,救对句的“密”。
3、李白五律《送友人》
又如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也有两处半拗体: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不过李白的诗,一处救拗,一处不救拗。
颔联半拗,没有救拗: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尾联半拗,用“班”救“自”: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可以看出,半拗体的救拗,就是对句第三字用平声,救出句第三字的仄声。而且,可以救拗,也可以不救拗。
三、 出,为什么是仄声
古人的诗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的归类始自南北朝的齐梁。在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以沈约、王融、谢朓等为代表的诗人,开始研究四声八病,作诗强调声韵格律,世称永明体。
在永明体以后,隋朝陆法言等人又以四声分类,制定了《切韵》,此后诗人们一直沿用切韵系统来作诗。,
到了元朝,入声字开始派入其他三声。不过,诗人们,一直却坚持用古四声作诗。即使口语中没有了入声的地区或者时代,诗人们也依然继承了古韵四声,一直到今天。
古韵中,有很多今天的平声字读入声,作诗多了,有些常用字会慢慢地记住。
到了今天,普通话中虽然没有了入声,但是原先的入声字还存在,分别进入了1、2、3、4声。例如:
集,合,出,白,石,郭,别.......
另外,在很多地区的方言中,还是存在入声字的。
结束语
另外,还要说一点。
题主喜欢用“出”这个字,却为了合律而改用清字。其实大可不必。
唐朝人的五言绝句中,几乎有一半是不合律的古绝。我们又何必如此计较呢。五言绝句,有时候古体更有味道。何况,半拗体也是律诗。
@老街味道
清风摇竹影,残月过燕台,有月有竹有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