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开发中我们常常用到 cookie,session,redux 等技术存储状态和信息;但是这些技术总体来说容量都比较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客户端存储几个 G 大小的数据呢?虽然这么干听着有点缺德,但是 Web 标准里还真有这么一项技术——IndexedDB,浏览器端的数据库。
概述
通俗来说,IndexedDB 就是浏览器提供的本地存储技术,类似于早年间的 Web Sql(已弃用),主要通过网页脚本创建和操作数据库。我们可以通过F12
打开 Chrome DevTool,并在Application
-IndexedDB
下查看数据:
IndexedDB 有如下几个特性:
- NoSql: 键值对存储,理论上所有类型都可以直接存入,包括并不限于 ArrayBuffer 和 Blob 等二进制数据
- 存储空间极大:理论上是客户硬盘的大小,相比之下 cookie 一般为 4K,LocalStorage 和 sessionStorage 也就几个兆
- 异步 API:操作都是异步 API,不会阻塞页面;于此形成对比的是 LocalStorage
- 支持事务:支持 transaction,写入失败,直接回滚
- 支持 migration:有版本标记,可以升级到最新版本
- 支持离线操作:IndexedDB 可以和 Web Worker 结合使用,常用在 PWA 离线技术上
IndexedDB 的结构大致如下:
- 浏览器为每个域下都保留了一个独立的 IndexedDB——跨域不可访问
- 每个 IndexedDB 下又能创建多个 Database(类似于 RDBMS 下的 schema)
- 每个 DataBase 又由多张 Object Store——RDBMS 下的 table——组成
操作流程
IndexedDB 的概念比较多,很难一文写完;作为 101 系列文章,本文只以 User {id: number; name: string;}
的增删改查为例,快速浏览一下 IndexedDB 的操作流程。
Open 操作
const [databaseName, version] = ["UserDB", 1];
const request: IDBOpenDBRequest = window.indexedDB.open(databaseName, version);
打开 IndexedDB 需要传入两个参数:
- databaseName:顾名思义,DB 名字
- version:版本号,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版本的 Database 存在,如果要修改数据库结构,需要先执行 migration
成功打开后,返回一个 IDBOpenDBRequest
类型的请求,通过监听 onerror
、onsuccess
、onupgradeneeded
三个事件处理该数据库的所有操作。
-
onerror:数据库打开失败
request.onerror =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Fail to open"); };
-
onsuccess:成功打开数据库时触发的事件
可通过 request 拿到数据库对象
let db: IDBDatabase; request.onsuccess = function (event) { db = request.result; console.log("Open successfully"); };
-
onupgradeneeded
如果指定版本号大于当前数据库版本号,触发该事件;并通过
event.target.result
拿到新的数据库实例let db: IDBDatabase; request.onupgradeneeded = function (event) { db = event.target.result; }
新建对象仓库
open 成功后,如果指定的数据库不存在,就会新建该数据库;此时数据库版本从无到有,所以会触发 onupgradeneeded
事件。
通常,我们在新建数据库的同时就会新建表,IndexedDB 里叫对象仓库——Object Store:
let db: IDBDatabase;
let store: IDBObjectStore;
request.onupgradeneeded = function (event) {
db = event.target.result;
// Create the UserDetails object store with auto-increment id
store = db.createObjectStore('UserDetails', {
autoIncrement: true
});
}
createObjectStore
的第一个参数是表名;第二个参数是主键相关选项:简单起见我们只须配成主键自增——{autoIncrement: true}
,当然也可以自定义主键(如,{keyPath: 'id'}
)。
写操作(insert、update、delete)
insert 操作就是向 Object Store 里写入数据;update 就是覆盖之前的某个数据项。这与绝大多数 NoSql 数据库一致,所以我把他俩放在同一个函数里了。这里再强调一下,IndexedDB 有事务机制,每个读写操作都要调用 transaction 方法:
function insertOrUpdateUser(db, user: User) {
// Create a new transaction
const txn: IDBTransaction = db.transaction(['UserDetails'], 'readwrite');
// Get the UserDetails object store
const store: IDBObjectStore = txn.objectStore('UserDetails');
// Insert a new record
let query: IDBRequest = store.put(user);
// Handle the success case
query.onsuccess =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event);
};
// Handle the error case
query.onerror =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event.target.errorCode);
}
// Close the database once the transaction completes
txn.oncomplete = function () {
db.close();
};
}
如上代码所示,insert 或 update 主要有四个步骤:
- 创建事务:transaction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事件涉及的表名,可以有多个,所以是 array 类型;第二个参数就是读写模式,有
readonly
、readwrite
、readwriteflush
等等 - 获得操作的数据表:指定 Object Store 名即可
- 插入数据:由于是异步操作,
onsuccess
和onerror
用于监听操作成功与否 - 事件完成,关闭 DB
再提一下删除:delete 操作主要也是上面四步走,不同之处仅仅是把 store.put
方法换成 store.delete
,所以这里就不展开了。
读数据
IndexedDB 中的读操作主要通过主键(id)拿到整个 value 值,操作上也是基于 transaction:
function read(id: number) {
const query: IDBRequest = db
.transaction(["UserDetails"], "readwrite")
.objectStore("UserDetails")
.get(id);
query.onerror =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event.target.errorCode);
};
query.onsuccess =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query.result);
};
}
此外,我们还可以为数据仓库中的其他属性添加索引——甚至是二级属性,只需要在建表的时候创建索引即可:
request.onupgradeneeded = function (event) {
db = event.target.result;
store = db.createObjectStore('UserDetails', {
autoIncrement: true
});
store.createIndex('name', 'name', {unique: false});
}
使用时,在调用函数里多一步指定索引即可:
db.transaction(['UserDetails'], 'readwrite')
.objectStore('UserDetails')
.index('name')
.get(id);
限制和缺点
IndexedDB 相比于 cookie、Web Storage、Web Sql 等等技术,还算是比较新的。我们先看一下浏览器兼容状况——以 usage > 1%为参照:
- IE11 只支持部分功能,opera Mini 甚至一点也不支持
- Firefox 和 Edge 在隐私模式下事实上也不支持 IndexedDB
此外,IndexedDB 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
- 写入可能失败,除了上述浏览器适配问题,用户硬盘空间不足也可能导致写入错误
- 数据可能会过期,所以要想好同步和升级策略
- 数据也有可能被用户手动修改,相比于服务器端的 DB,客户端 DB 需要更好的容错性
- 数据安全问题,最好不要存储用户敏感的数据
- IndexedDB 的 API 虽然都是异步操作,但是存储大型对象时还是会阻塞主线程,可能会导致页面奔溃或是无响应
小结
使用 IndexedDB 自然好处多多:可以减少数据重复访问的时间;也能通过延时加载,提升用户体验。按时客户端存储也不可避免地涉及许多不可控的因素,遇到问题了也很难解决。我用过一段时间的 IndexedDB,也用过它的某个封装库——pouchDB,整体感受确实是“不好用”:主要原因还是数据同步太麻烦,在我所使用的场景里 IndexedDB 相比 vuex 或是 graphql 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以下列了几点建议,大家可以在选择 IndexedDB 前评判一下,如果绝大多数都是“否”的话,还是想想别的方案吧。
- 是否需要支持 IE 和隐私模式?
- 存储的数据结构是否足够复杂?
- 是否需要在客户端存储大量数据?
- 是否需要定位或是搜索这些数据?
- 是否需要非阻塞地读写客户端数据?
- 是否需要离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