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的读书总结

1.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从消极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从迷信到解放,从攻讦到共进,从单一到多元,从因循到创造……观课议课致力于改变,变中求同。

  常规的听课,我们强调的是听,听什么?听教师的讲,所以我们关注的重点是讲课的教师,把教师当成课堂的主体,所以常规的公开课更像是教师的表演,公开课是否成功取决于学生的配合。注意,此时我们强调的是学生的配合,学生不再是学习的主体。

  常规的评课,第一种会产生“评课由评课教师说了算”的思想,所以讲课人会收到听课教师各种形式的否定和批斗,大大打击他们的讲课积极性;第二种是“无用的评课”,评课教师只有常规的好的评价“我认为这节课很成功……”、“这节课的设计很好”、“这节课的师生互动很好”等等,但是没有提出合理的建议。

  观课议课是什么?它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教学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一种研修活动。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研修活动,研修的目的在于自我充实和完善;从目标上讲观课议课,一是要改进课堂教学,二是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简单的说,观课议课就是为了人的幸福,为了学生的幸福成长,为了教师的幸福生活。

二.观课议课如何实践?

  观课议课提供了改进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但真正的改革基于文化,技术和方法的改革终究是表面的,体现为生活方式的文化观念的变化才是根本。所以观课议课如何更好的实现,要落实于它背后的文化。

1.改善生活的实践观

  教学改革需要改善教师生活的视角和思路。

  改变教师教学的观念和思路,实施新课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1个阶段以理论启蒙为重点,以提高认识为主要任务,也就是要转变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第2个阶段,以模式探索增强效能为重点,以解决技术和方法问题为主要任务;基于以上两个阶段所愿景的第3个阶段,以促进生活改善为重点,定位于改善教师的生活质量。

  改善生活的实践观,重点强调“实践”,强调把理论落实到行动中。“幸福都是创造出来的”,在落实的过程中,自我成长、感受幸福、美化生活!

2.成长创造的幸福观

  改善生活是为了让生活更幸福,幸福是人生活的终极目的,但所有的幸福都来自于创造性的生活。所以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

  成长创造的幸福观中我们强调的是“创造”,创造需要可供选择的自由空间,观课议课致力于解放拓展空间,在理性的审视和批判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可能扩大,可供选择的创造空间。譬如,张老师在某节课中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煮鸡蛋,议课活动中,我们除了肯定煮鸡蛋之外,我们还应该拓展:鸡蛋的其余做法:煎、炸、炒、蒸,所以,议课活动并不是简单地否定现有实践,也不是追求单一、权威的改进意见,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

3.促进思想的发展观

  “人因思而变”,教师成长和改变的关键不在于提供作为结果的思想,而是引起他思想,促进他思想。教师经常与学生打交道,而学生未定型及个性多样化,使教师的工作情境,充满了复杂性和流变性,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必须研究我们自己的实践情境,根据实践情境做出比较、判断和选择,这样的过程才能让思想成为行动。

  思考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到如何合理有效地思考呢?陈大伟老师将思考的方式分为:经验之思、反思之思、教育哲学之思及类比之思四大类。通过集体研读反思和讨论,我们清楚了这4种思考方式的内涵,为我们日后的合理思考提供了依据。

4.以学论教的质量观

  新课程理论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观课议课同样致力于把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教师的教;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观课议课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论教,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

  为了更好的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观课时,观课教师最好坐到学生身边去,通过慈爱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尊重学生以及主动向学生传递关爱等方式,和学生建立一种信任、友好的关系。

  最后,观课时我们要尊重课堂:观课教师要提前进教室,不能中途很轻率地敲门,打断教学;课堂上要关闭通讯设备,集中精力观察和研究教学;不和其他观察者闲聊,不随意评论和不随意讨论和评价教学活动,以影响以避免影响师生的教学情绪。

5.相互滋养的生态观

  教师的工作是育人,“育人”首先强调的是“育自己”,自己发展成才了,与学生才有资本和基础。其次是“育学生”,教师需要更有成效地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和生活的智慧,要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尊严,价值和意义。再次是“育同事”,这不仅是与同事共同成长,还要与同事共建,有利于生长的环境。

  观课议课是教师之间的互助行动,我们进入教师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评价和讨论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而是要参与其中,帮助授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观课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观课一课时要启发授课教师,而不是改造他,要让对方享受发现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赢得自信。

6.境脉特征的真理观

  教学强调情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它告诉我们教育的真理具有静脉的特征,教师更需要的是实践性智慧。基于静脉特征的真理观,我们强调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开展观课议课。我们常说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先要说出课堂上的现象和事实,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讨论。

7.促进理解的对话观

  观课议课时要理解教学,理解自己,理解他人,而理解需要对话。首先我们让做课教师,课前有机会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说明,并对观课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其次,议课时我们强调。建立平等对话的议课关系,大家面对共同的问题,一起来贡献智慧,分享自己的思想,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和环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的读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