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的关系

  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里说过一个很有趣的意思,大概是“意味着的关系”。这个表述非常朦胧,具有极强烈的美感,非常“木心”,也非常文学。但是,在我们的琐碎生活中,“意味着的关系”也像木心一再强调的“伟大的思想是有毒的”。美好的东西同样没那么容易消受。

  “关系”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恩格斯说:“人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阿德勒说:“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人生要解决的两大问题都是关系——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自己的关系。如果关系不清,界线模糊,生活上估计也是一团乱麻。这是我们绕不开“关系”的原因,而“意味着的关系”,虽然具有朦胧美感,却不免模糊不清。

  我们如何把握这种“意味着”?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数”,中国上古圣者也主张“执规矩以定方圆”,自然界中无论无机物还是有机物的发展规律也是朝向“负熵”努力的——明确、有序,生命的追求就是确定性和安全感。让关系“意味着”,相当于将生命投置在混乱之中,具体感受应该是充满紧张、焦虑、恐惧的吧?

  每天都会有无数个时刻你会掉进“意味着”的陷阱。这个人说了句话或看了你一眼,意味着什么?一大早外面就一群鸟在叫,意味着什么?开车上班的路上,怎么今天好像特别堵,意味着什么?这段路忽然就围起来修路了,害自己要多绕一公里的路,意味着什么?饮水机就在你要打水的时候忽然没水了,意味着什么?你想看的电影忽然被设为“会员可看”,又意味着什么?等等等等。

  我们可以产生多少念头,就会产生多少种“意味着的关系”。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自恋吧。

  我们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有人和任何事都必须围着自己转。不管其他人做了什么,也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通通必须跟自己有关系——怎么可能跟自己无关呢!

  进而,我们还觉得任何事都是自己控制得了的——一种全能自恋的心理。

  稍微动用一点理智分析一下,我们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事。可是,我们的理智什么时候才会起作用?我们的理智是受自己控制的吗?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答案不言自明——恐怕未必吧。

  我们的思考是有一定规律的,其实是按照从小到大塑造的神经元回路进行思考。科学研究表明,神经元回路就像肌肉,越锻炼越强。换句话说,当我们把某一种思考的神经元回路反复锤炼,使得它非常强大,当外在刺激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会通过固定的神经元回路进行——看似受控制的思考,其实有百分之八十是不自主的。

  那么,最开始的神经元回路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那是小时候,在我们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从生物本能出发或者在环境影响下建立而成的,它跟我们所谓的“理智”完全不搭边。

  唯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可能认识而不再是觉得;也唯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可能觉察到自我的思维模式从而跳出思维的局限性。

  进而,我们就会发现:人的有限和渺小。

  这是打破自恋之壳的桎梏。

  “意味着的关系”最终才不会伤害我们,而我们也能享受到“意味着”的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意味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