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我该拿什么去拼

还有小半年就要2023高考了,有些人正在这条路上努力奔跑追寻;而有些人则只剩下了或喜或悲的回忆;就像我,拥有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回忆,浓缩在大学的课间、操场,角角落落。

“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不可否认,只有少数幸运者能进入几十所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只能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黄灯在《我的二本学生》序言中这样说。

而网上有一种说法:985遍地走,211不如狗。连211都不算什么了,那这该置二本,三本,专科的学生于何地!

几本指的是第几批录取,“本科提前批”,“第二批次”,“第三批次”,这仅是一个先后顺序关系。例如一本,在概念上是“第一批次录取的本科大学”,而不是“第一梯队最牛的大学”。分批录取在一开始确实是按院校水平排名划分,但在中国大学扩招以前,一年只招几十万本科生,当时的一本二本在今天看来都是一本。而如今,很多专业性院校被划分为二本,主要原因还是其不是综合性大学。如东北电力大学,虽然二本招生,但专业很强,很多人毕业后会进入国家电网。许多省份取消了三本,并将一本二本合并为“本科批”,但这似乎更加大了“二本焦虑”。放大来看,简单粗暴用一二三本来区分学生似乎很不合理,各个省份的教学资源与水平都有所不同(尽管题目不同)但不置可否的是人口与地区发展对高考难易是有一定影响的。(北京 河南 山东 东北地区)一本的水平是比二本高,但一定要这样说就是刻板印象;二本学校也一样为社会培养人才。有教育局研究调查,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在读人数为4000万人,平均一个年级1000万人,毛入学率51.6%,也就是说1996-2000年出生的人顺利读完大学,起点就超过了一半的同龄人。(平均1000万包括本科,专科,专升本,成人高考等)同样也说明,只要是本科,你的受教育经历就一超过八成同龄人,考上985,211的更是凤毛麟角。

伴随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与需求劳动力的不平衡逐渐加剧。面对海量的应聘信息,用人单位为了节约选人成本,学历成为最重要的标准,对名校的看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客观上加剧了学历歧视的形成和应试教育的提前。

院校上体现为不断去追寻“光鲜的头衔”,痴迷于去评定各种“世界级权威评估”。对老师的评价标准,不再看重他们的教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愿意在学生身上付出等等看不见的素质,而是注重他们论文、课题的炮制能力,是否具有光鲜的头衔,成为衡量教师价值的终极标尺。

在各种矛盾的不断夹击下,越来越多二本生产生了只要怎样我就一定能的错觉,在不符合自身情况条件下去进行各种无意义的内卷竞争。虽然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大学,但深陷在学校排名与迷茫未来之中,他们一边默默安慰着自己未来可期,另一边却恐惧着付出与成果不成正比的无形压力。

2019年全国高考录取的人数为814万,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一本高校占比仅到15.8%,84%左右的高校都属于二本及二本以下的学校。也就是说,中国每年3000万在校大学生,超过2500万都在二本、三本及专科院校,他们事实上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承载了最为庞大的年轻群体。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教育经费的极度不平衡。2020年,排在前十院校的经费,总预算达到1640.48 亿,其中清华大学310.72 亿,浙江大学216.2亿,其他学校也都在100亿以上。

毫不夸张,文凭的稀释和教学资源匮乏的后果,主要由二本及以下院校、还有他们所承载的庞大群体来承担。

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但未来确实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个时代存在浮躁,充斥着各种成功学和急功近利;但这个时代同时也充满着机遇。拒绝学历的焦虑,它固然重要,但它永远也无法成为束缚你追寻热爱,理想,自己的枷锁!

这个世界很疯狂,但也请别忘为自己开辟一片小天地。“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时代不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时代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但我们都是这时代中的一份子。对于那些坚持梦想,敢于拼搏的人来说,这一定是一个绝佳的时代,因为古人教会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各种矛盾的不断夹击下,越来越多二本生产生了只要怎样我就一定能的错觉,在不符合自身情况条件下去进行各种无意义的内卷竞争。虽然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大学,但深陷在学校排名与迷茫未来之中,他们一边默默安慰着自己未来可期,另一边却恐惧着付出与成果不成正比的无形压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本:我该拿什么去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