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尔看社科书的人,看起了《资治通鉴》!

说起历史,那就不得不说中国古代的一部奇书,它不仅让历代文人学者对其赞赏有加。还收获了诸多的美誉。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清朝历史学家王鸣盛,谋略过人的康熙大帝都对这本书宠爱有佳。而这部让圣人纷纷夸赞,反复翻阅的书籍就是与《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的《资质通鉴》。


而这套书无论是用来了解历史,还是用先人的智慧来提升自己思维和境界都是一次不错的选择。在这个背景之下,《资质通鉴熊逸版第一辑》就具有了很强的可读性,适合我们每一个人去读一读。


为什么说《资质通鉴熊逸版第一辑》适合每一人去读呢?

首先,在本书中作者逐字逐句进行拆解,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分析。市面上常见的一些历史社科类书籍很多时候都需要很强的知识背景才能读懂,但是在读这套书时却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它的内容开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很多人会开始好奇为什么不是从一开始讲起。而这个答案其实要从历史考证的角度上来分析,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心夏,商,以及更早些的三皇五帝缺乏实际的历史作证。所以,作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节点的开始,慎之又慎。


而在这本熊逸老师的串讲中,作者在对原书意思的拆解之上,把编写本书的意义及对历史的拷问用250个问题的形式娓娓道来。


在阅读中会发现,原来《资治通鉴》的重点是在资治二字,原来司马迁修撰的初心是因为感觉到了自己的漂浮不定,原来这本书的第一句就在打哑迷,让人看不懂,更捉摸不透。


但这本书里也有关于一些有趣的拆解比如在面对继承人这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时,作者用一句“谁更适合做家族继承人”这个疑问来引出随后的分封制度。


其次,随处可见的知识含量,带领我们学习知识,学会正确运用历史的思维。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些俗语,成语,以及一些文言文大都出自《资治通鉴》。


比如毛遂自荐、围魏救赵、苏武牧羊、淝水之战,三家分晋;比如历史中的一些大事件、大变革,如商鞅变法、赤壁之战、八王之乱、黄巢起义等内容在《资治通鉴》里都能找到出处。


而在第一辑中作者熊逸老师用轻松明快的故事语言不仅把历史典故讲的清晰还让我们学会了正确掌握一种历史思维。


就比如“得寸进尺”这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这是个成语,却不知道再这个成语背后所包裹的是用两份竹简选出国君的故事。而得寸进尺更是提示我们要善用管理。因为得寸进尺的由来就是因为这位国王赵简子罔顾宗法利益,用考核的制度方法,来选一个真正有能力的接班人。所以延伸出来我们可以理解得寸进尺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可以称之为一种策略。


综合来讲熊逸老师的这辑串讲中融合了很多内容,用辩证的思维反向思考,把历史融入了生活,不是照本宣科的书籍,而是引人深思能够真正被读懂,被参透的一种诠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偶尔看社科书的人,看起了《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