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20一堑一智

《简单的逻辑学》,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以泪掩过”。

想起大梁老师,她打出的同情牌,我觉得我在无理取闹,还有点内疚,但又有点不舒服,不清楚是为什么。后来与猴子(我的咨询师)聊起这个事情,我才明白我掉坑了。大梁老师在拿无关的事情来解释她的行为,这种她的沟通方式,我掉了坑,先是内疚,明白真相后后变成了恼怒,鄙视。鄙视积累得久了,分道扬镳。

昨天读到“以泪掩过”这一节,首先想到的是我奶奶,我刚刚记录跟她的一次沟通过程,她了躲避话题,转而引入让我内疚的话题。按照以前的反应,我是先内疚,内疚到对她的做法、说法照单全收。现在我终于反抗了,显然我的反抗是内疚之后发火。从来都在内疚的戏中,想不入戏很难。

其实说到这里该说正题了。大梁与我奶奶是什么关系?一个是大学教授,学兼中西,一个是农村老太太,认得的字只有1到9,6和9还分不清。知识、经历、职业他们天差地别,而我与他们沟通时原来是同样的感觉,永远无法在正题上展开讨论,他们都善于腾挪,我要拳拳落空,还要内疚。在大梁老师这里,我无法平静无视,我的愤怒延续了很久、很长。

原来其来有自,在奶奶这里。


后记:这段文字16号开始动笔,19号写完。写完给猴子看看,下面是猴子的回复。


猴子:以泪掩过,总结得好到位

一个人装作楚楚可怜的时候,你就没法就事论事了,原本窝了一肚子的火和委屈也无处可去。

看清之后的愤怒是必然的,借由愤怒的反抗也是走出旧有互动模式的必经之路。愤怒这股能量非常重要,它帮我们拿回自己的力量!

将来也许有一天,你可能发现不再需要借助愤怒也能轻松超脱。

你这次的领悟很重要。


后记2:我的文字,基本上都是围绕我的心理状况,我只关注自己,基本不向外投注目光。这些文字,是记录,更是为了清醒,把混沌中的意识带出来。就以这次离职来说吧,休息的这段时间,我反省了许多,无论我嘴上把两位领导说得多么次,必须承认,我离职是情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出于理智。

直到我想起上一次从小袋鼠的离职,我陡然看到,我离职都是因为对领导的不满,或者说对领导的期待落空而产生的愤怒。

再到一星期前,我想明白当初我对小袋鼠曾园长的期待是多么的荒谬,此时放才觉得释然。当时园里的孙老师总是挤兑我,常常对我的外貌指桑骂槐,我无力反击,我觉得曾园长应该为我主持公道。显然,曾园长没有满足我的期待。我忿而离职。

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我的虚弱,我期待一个强大的领导保护我。曾老师没有保护到我,所以我把我对孙老师的愤怒转给了曾园长。这显然毫无道理。

现在我也不会责怪自己的虚弱,成长总需要时间。虚弱、期待、忿恨这个坑,从掉进去到看出来,我用了三年半的时间。


这一次,对大梁的不满,源自于我在与她的沟通屡屡受挫,她实在是善于腾挪,她的腾挪转移引发了我的愤怒。她不就是爱腾挪嘛!为什么她这么爱腾挪呢?为什么她的腾挪让我如此愤恨?

上面,我已经意识到,我奶奶也是腾挪的高手,对我也施展了二三十年,两人的手法是如此的相似。我对腾挪的恨意,从大梁老师这里出去了。

昨天又去看我奶奶,这一次她没有挤兑我。

路上,我在回忆她一次次腾挪的场景,我小小的需求、小小的愿望,你都不愿意看一眼吗!你为什么总是转移我的需求?你不是满足不了我啊,你为什么连一个小小的愿望都不愿满足我?你爱我,为什么却不肯满足我?

严重怀疑爱是什么。期待不被满足,被忽视的委屈,以及被蒙蔽的愤怒。对我奶奶有,在大梁老师这里更有。

我与大老师的每一次的沟通,其实不是在沟通事情本身,我是在伸出一个带着期待的需求,关键是这期待落了空。于是,被忽视的委屈,及被蒙蔽的愤怒。

需求还不可怕,关键是需求有期待。大梁老师估计和我奶奶一样,害怕别人对她有期待,害怕满足别人,所以习惯性地不满足对方,饥饿对方。我父亲、我,都是这么长大的。

结果就是,一方面觉得自己的每一个需求都很卑微,不敢伸出来。另一方面,又会对某些人产生期待,期待对方来满足我。如果我认为他该满足我,而他没有满足我,委屈转化的愤怒就来了。接着我使出杀手锏,带着委屈愤怒离开,切断关系。

一场关系的演变,就是这样。






�:0�C�@

你可能感兴趣的:(19-11-20一堑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