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你变了吗?(一)

        最近开始以写作的方式自省,希望经过自我剖绘,去确定一些成长道路,简化一些生活方式。这些年,你变了吗?那些曾经用来形容自己的词语还适用吗?下面每个段落独立成段,有没有那么一段经历也属于你?

(骑扫把的女孩,无忧也无惧)

        以前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不是因为防备心强,而是因为不善言辞。我很羡慕那些能迅速融入新环境的人,羡慕那些第一次见面就可以侃侃而谈的人,虽然他们的光芒会遮蔽掉我的存在,但相较于众目睽睽下的羞涩,我并不排斥这种透明感。但幸运的是,我的每个人生阶段都能交到三俩知心好友,在工作多年的团队中也是被大家一同信任的那个人。我变得不再期望人际交往中的如鱼得水,因为我认识到,从长期来看,我只是一个慢热的人,我相信给我一定的时间,我的真诚会被同样怀揣真诚的人感受到,从而形成更为紧密,更为坚实的连接。其实,在熟悉的朋友面前,慢热的人与生俱来也能娓娓而谈。现在的我在熟悉的环境中可以双向调节,遇到善言的人,我一如既往是位优秀的倾听者,遇到同我一样初来乍到略显生涩的人,我会主动抛出一些事宜的话题帮助他适应新环境,亦如我当年小心翼翼不知如何张口时遇到的那个女孩。

        以前的我爱听悲伤的情歌,爱写晦涩的文字。我记得自己高中有段时间会晚上坐在床头带着耳机,听伤心的情歌泪如雨下,单薄的眼皮第二天肿得像个鹌鹑蛋。那时候看到认为的好词好句会记在本子上,然后自己写东西的时候像造句一样,说什么也要把它们填进去,写首所谓的诗歌要憋好久,堆叠的辞藻占了一半的篇幅。现在的自己听歌更爱听旋律,也不易悲从中来,我知道当年的自己一定是有感而泣,只是现在学会爱自己比爱他人多那么一点点。忙碌中丢弃的文笔想要慢慢找回,重新开始时发现,朴实的语言不一定没有力量,华丽的外表只是额外的加持,把自己的思考表达清楚,把自己的情感传递出去便好。

        有一段时间我会发自我感觉有质量的朋友圈,因为花了心思,所以会在意大家的评论,一旦得到肯定和赞扬,就会陷入下一条一定要至少水平持平或者更出彩的怪圈。不得不承认,不够自信的人有些时候在心理上更渴望来自他人的关注和认可。本来是自己烘焙的食物还非要得到别人的垂涎才算美味,本来是自己的小确幸还非要撒得别人一嘴狗粮才算甜蜜,本来是自己随心自在的小情绪还非要惹得别人亲亲抱抱举高高才算宣泄。时间长了真心觉得累,我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评论呢?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别人的评论真的重要吗?别人只是随手一点,随口一说罢了,为什么要让别人的评论左右自己呢?认清楚这个道理后,我的每一次记录只为方便自己抓住值得珍视的一刻,只对自己可见,只需要自己懂得。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也是成绩看起来挺好的学生,但是上课时只会听“重点”,那些看起来只要能背下来就会得高分的课程里,总有原意把知识揉碎了讲给你听的好老师。只可惜当时的我对此视而不见,只会觉得阳光照向他的脸颊,唾沫星子熠熠生辉。写前面这半句话只是为描述当时自己听课的心理状态,完全没有不尊重老师的意思,而且现在为当年自己拙劣的想法感到深深的惭愧。当年有多无知,现在就有多后悔,需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发现,那是老师将自己多年的实践和理论融会贯通后的倾力讲解。对于悟性不高的人来说,有些知识不是翻翻课本查查资料就能弥补上的。学知识没有捷径,只有遇到问题才能指导你前进的方向。

        以前出门旅行会打卡网红景点,现在不再奢求做足攻略,去一次就能尽揽所有。我愿花时间花脚步去走不知名的大街小巷,也许一个转弯你就能看见一片海,你不知道这是走到了哪里,但这景色的的确确走进了你心里;也许你只是随机品尝了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店,你都无法用已知的语言描述它的惊艳,只知道这种味道可能在别处无法复刻。也许这一生只要用心,会有遗憾,也会有惊喜。

       可能,即便我们不怎么努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还是会推着我们成长,只是不审视不自知罢了。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些年,你变了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