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格,一个藏在深山中的宝藏之地!

千百年来,世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纯朴善良的藏族人民用他们的智慧谱写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德格成为跻身于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列。德格藏民宽广的胸怀使更是让这里成为齐聚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文化名城。有“康巴文化中心、格萨尔王故里、南派藏医发祥地”之称。

德格县内各教派寺庙大都为有数百年,甚至逾千年历史的古建筑,尤其以八帮、更庆、竹庆、更沙、丁青等大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从寺庙外装到内饰,都不失为集文物古迹于一体的名胜。各教派寺庙均收藏有各类历史文物,有保存数百年、近千年的各类雕像、塑像、唐卡、壁画,有各教派引以自豪的传统秘籍经典,有历代皇帝的诏书赐品,也有各种奇珍珠宝。

德格县有康巴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祖寺:创建于1179年的藏区噶举派祖寺八邦寺,为德格土司第一家庙;创建于1448年的康区萨迦派祖寺更庆寺;创建于1685年的康区宁玛派祖寺竹庆寺;创建于1654年,康区格鲁派祖寺更沙寺;以及建于618年的康区苯波派祖寺丁青寺。

一、更庆寺

康区萨迦派(花教)祖寺更庆寺,更庆,藏语意为“宏大”。创于1448年,辖7座分寺,清初至民国时期,更庆寺汇聚了大批国内外宗教学者,推动了更庆寺在藏画、音乐、藏戏、雕塑、木刻、建筑、印刷、藏医药等方面的发展,对促进德格地区藏族文化的发展,形成德格地区宗教文化的风格特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藏戏鼻祖唐东杰波的影响,以更庆寺藏戏为代表的德格藏戏在明末清初便正式形成,经不断的演变、发展,更庆寺每年藏历七月初⼀上演的传统藏戏,形成了具有德格特色的传统藏戏剧目。

更庆寺的房屋外墙都是灰底、红白道,是萨迦派的典型特色。每天都会有虔诚的信徒来此诵经,站在更庆寺高耸的门墙之外,聆听低沉的诵经声,撞击心灵。

二、八邦寺

八邦寺,全称八蚌圣教法轮寺。该寺是1727年在德格土司的大力资助下,由广定大司徒巴却吉迥乃开始创建。八邦寺建成后,历代广定大司徒巴便成为德格土司的根本上师。第九世广定大司徒巴贝玛宁杰(1774-1853)与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于八邦寺分别新建及整修上、下部闭关禅修院,八邦寺从而成为噶玛噶举和香巴噶举两个传承的中心,西藏东部文化、宗教、教育中心。

在整个西康地区八邦寺的分支共有近200座寺庙。而位于德格的八邦寺主庙,是目前世上第二大西藏传统建筑,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八邦寺又是“唐卡之乡”,集康巴寺院建筑特色与民俗建筑特色于一体,融藏族绘画与雕塑于一身,看上去古朴庄重,高大雄伟。殿堂装饰富丽堂皇,泥塑和壁画刀笔细腻,姿态丰富,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称为康区寺庙建筑之最佳者。

三、竹庆寺

竹庆寺,藏语意为“大圆满”,旧时记作“佐箐”、“佐青”,由五世达赖民派他的弟子,宁玛名僧白马仁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以“宁玛祖师连花生大师曾莅临竹庆,竹庆有红教圣地”为由,得林葱、德格土司护持,调拔差民,赐大量钱物 主持修建。寺庙建成后,白马仁真任竹庆寺第一任第一在位活佛,欲称“竹庆益协罗布”。寺庙于清代扩建,新添协日孙佛学院,觉悟普佛学院、扎巴学校等建筑,形成了前有辽阔草坝,后有奇山异峰,寺庙周围地势开阔,风景独好,殿堂、僧房座落有致。竹庆寺是《岭·格萨尔王传》藏戏发祥地,该寺的雕塑、绘画艺术等在整个藏区独有影响。

四、丁青寺

丁青寺属原始苯波教派,坐落在德格县中扎科乡一个三山合围的开阔地上,建筑面积1966平方米。它始建于公元587年,是康区苯波教寺院的中心,又是成为康区苯波教派最高学府和苯波教祖寺。公元7世纪,苯波教在德格地区仍属唯一的宗教,当时县境内便已有了丁青寺、绒戈寺、仲萨寺等苯波寺庙。8世纪初逃难至康北地区的德格家族前9代均为苯波信徒,世代在邓柯、德格一带传演苯教。历代德格土司均奉行较灵活的、不分教派一律给予挟持的宗教政策,其他地方备受打击的苯波教,在德格境内却在生存与发展中与各藏传教派相互吸收融合,逐渐演变为藏传佛教一派系。

五、更沙寺

更沙寺位于德格县中扎科乡同鸠村。格鲁派传入德格时间较晚,清初,为扩大格鲁派的势力和影响,五世达赖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遣其弟子曲吉·昂翁彭措赴康区创建霍尔十三寺,1655年昂翁彭错到德格。他在德格土司根嘎彭错的支持下,在德格中扎柯同鸠村主持修建了到康区后的第一座寺庙——更沙寺,并担任了寺庙主持,成为该寺的第一代曲吉活佛,更沙寺建成后,清代后有一定发展,先后在土司辖区建起10余座规模不大、名义上属更沙寺的格鲁寺庙。

德格是藏文化的发祥地之首,是康巴的敦煌,民族文化的走廊,其藏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内涵极其丰富而深刻,使德格成为与西藏的拉萨、甘肃的夏河齐名,跻身于藏区三大古文化中心之列。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川德格,一个藏在深山中的宝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