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启迪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可谓包含中国古代所有的书籍,里面的经部和史部更是经典纷呈。

读经是每一个中国都应该去做的事情,它们构成了古代的哲学体系和思想来源,我也尝试去读了些,可是总归读起来不是那么的朗朗上口,缺少画面感,说教味稍重,一时半会儿读不懂,并且就是读懂了,一时半会儿也是吸收不了。

最近开始学着看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历史读起来没有经书那么费劲,读史就好比看故事一样,一个接一个,也好像看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画面感感比较强,趣味性要好的多了。并且史书所渗透出的哲学内涵一点也不比经书少。

人们常说,经书是古人的言,那史书就是古人的行。国人最不喜欢听的就是唠唠叨叨的说教,因为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听起来并不那么悦耳,并且有些还与人性不符,而且还有一些道德说教,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这些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以用“羊脂白玉”来形容,圣人可以容忍,并不是普通人能享受得了的,

然而史书就不一样了,史书可以是编年史也可以纪传体,可以写一个朝代,也可以是一个人物,也可以写一个历史事件,比如最近我看的明史中就写了三个案子:“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等,这些就是在当时就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史学家把他记录下来,以供后世参考。在古代,每一个重要的人物事件都会有专人的记录,只不过对待程度不同,有的了了几页,有的却厚厚一本,还有的就只留了名字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分呢?其实史学家做这样的区分并在于官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而是以当时的历史贡献度而言的,这个人对时代进程所起的作用而言的,小人物都有大历史。比如明朝太监魏宗贤就是这样的例子。

历史往往就是这么造化弄人,大人物往往表现得平和、稳重、保守。所以它们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进程,并且他们也不想改变这个现状,往往是那些小人物不甘于现状,表现得特别积极、敢想、敢做。所以稍不注意,一个普通的事件,就会形成蝴蝶效应,也许历史就会朝另一个方向发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人物塑造大历史。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知耻后勇,鉴古辨今。社会本来就是螺旋状前进的过程,所以现有的一切都在过去呈现过,只不过我们却没能去识别,然而历史却给我们这样一个很好的样板,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经常拿起镜子照照我们自己,照照我们的社会,我们看问题,看世界才不会陷入盲目。

历史会重演,只要我们汲取教训,亡羊补牢,跌跤的次数也要少的多,不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