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
从事教育的人通常灌输的是这样一些精神习惯:
服从和纪律,为了世俗的成功而残酷无情的争斗,蔑视反对派,毫无疑问的轻信,热情地接受教师的聪明。
所有这些习惯都是同活力相对立的。
实际上,我们应该保存的是独立性和进取心,而不是服从和纪律。
教育力图发展的应该是思想的公正性,而不是残酷无情。
它应该灌输的是尊敬心和努力理解他人,而不应是轻蔑。
对于其他人的见解不应是无可奈何的默认,而是应该看到正是这种对立的见解具有可以理解的想像力,因而能够清楚地说明何以对立的缘由。
它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是轻信,而是激发具有建设意义的怀疑之心,热爱精神世界的发展,从本质上认识到要靠大胆无畏的进取思想去征服世界。
一、我不想去上学。
我不想去上学了,因为我太困、太冷了。学校里也没有人喜欢我。
我不想去上学了,因为学校里有两个同学,他们比我大,也比我强壮。每次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都会伸出胳膊,挡住我的去路,我很害怕。
我不想去上学了,在学校,时间仿佛静止不动了,万事万物皆被挡在校门之外。
比如:我家的房间,还有我的母亲、父亲,我的玩具,阳台上的小鸟。我在学校的时候,就特别想念他们,想得要哭。我看着窗外,外面的天空飘着朵朵云彩。
我不想去上学了,那里没有我喜欢的任何东西。
有一天,我画了一棵树,老师说:“那可真是一棵树,画的真好。”我又画了一棵,同样没有叶子。
于是就有孩子跑过来取笑我。
我不想去上学了,晚上上床的时候,一想到第二天要去学校,我就感到恐惧。
我说:“我不想去上学了。”
家人就会反问:“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每个人都要去上学呢。”
每个人吗?那就让每个人去好了。我留在家里又会怎样呢?我昨天就去学校了,不是吗?那我明天不去,后天再去怎么样啊?
我只想待在我的床上,待在房间里,或是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不是学校就好。
我不想去上学了,我病了。你看不出来吗?只要有人一说 “学校”这个词,我就感到恶心,会胃痛,连奶都喝不下。
我不想喝那瓶奶了,我不想吃任何东西,也不想去上学。我太难过了,没有人喜欢我。学校里还有那两个孩子,他们总是伸出胳膊挡我的路。
我去找过老师,老师说:“你跟着我干吗?”
我总是爱跟老师,老师则总会说:“不要跟着我。”
我不想去上学了,再也不想了。为什么?因为我就是不想去学校,这就是原因。
课间休息时,我不想走动。只有每个人都忘了我,才是我的休息时间。周围一片混乱,每个人都跑来跑去。
老师厌恶地看了我一眼,她看上去不太随和。
我不想去上学了,学校里有个孩子比较喜欢我,他是唯一目光友善的人。但不要告诉别人啊,就连他我也不喜欢。
我坐着不动,独自待在那里。我感到那么孤单。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我一点也不喜欢学校。
“我不想去上学了”,我说。可是到了早晨,他们又把我送到了学校,我直勾勾地望着前方,非但不笑,反倒想哭。
我朝山上走去,背着大大的书包,它像士兵的行囊一样大。爬山时,我看着自己的脚。一切都那么沉重:背上的书包,胃里热乎乎的奶。我想哭。
我走进学校。那扇黑色的大铁门在我身后关上。我哭了,“妈妈,你看呀,你把我丢在这里。”
我走进教室坐了下来。我真想变成外面的云彩。
橡皮、本子、钢笔,拿它们去喂鸡吧!
二、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幼儿面前,聪明的父母要具备两种本领。
一是不懂装懂,孩子咿呀学语,说一些不成语言的音节,你听不明白他的意思,也要装作懂了,鼓励他多说话。
二是懂装不懂,你听懂了孩子的词不达意的表达,不妨装作不懂,适当地提问,引导他寻找更准确的表达。
看到欧美儿童身上的那一股小大人气概,每每忍俊不禁,觉得非常可爱。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太缺乏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不论大小事都依赖父母,不肯自己动脑动手,不敢自己做主。
当然,并非中国孩子的天性如此,这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所以,在这方面首先应该做出改变的是中国的父母们。
溺爱是动物性的爱,那是最容易的,难的是使亲子之爱获得一种精神性的品格。
所谓做孩子的朋友,就是不把孩子当作宠物或工具,而是视为一个正在成形的独立的人格,不但爱他疼他,而且给予信任和尊重。
凡属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商量。
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有朋友式的讨论和交流的氛围。正是在这种氛围里,孩子便能够逐渐养成基于爱和自信的独立精神,从而健康地成长。
做父母做得怎样,最能表明一个人的人格、素质和教养。
被自己的孩子视为亲密的朋友,这是为人父母者所能获得的最大的成功。不过,为人父母者所能遭到的最大的失败却并非被自己的孩子视为对手和敌人,而是被视为上司或者奴仆。
做家长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家长相当可怜,一面是孩子的主子、上司,另一面是孩子的奴仆、下属,始终找不到和孩子平等相处的位置。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你在人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也就是你在教育上最想让孩子得到的东西。
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目标。
孩子受父母溺爱,或者从小就知道自己家是豪门贵族,这对他只有坏处。
在培养交往能力时,我每每发现有一个缺点:我们总是竭力显示自己,兜售自己的货色,而不是去了解别人,汲取新的知识。
沉默和谦逊有利于同人交往。
等您的孩子有了才华时,我们要教育他不要露财扬己。
听到别人胡言乱语,不要怒形于色,因为听到不合自己趣味的东西就面有愠色,是不礼貌和令人讨厌的行为。
要教育孩子注意自身修养,自己拒绝做的事,别人做了也无须责怪,不必同习俗格格不入。
为贤人者当不卖弄学问,不盛气凌人。
要教育孩子有礼貌,不要好为人师,不要小小年纪就野心勃勃,为让人另眼相看就显示自己比别人聪明,用指责别人和标新立异来捞取名声。
只有大诗人才可以在艺术上别出心裁,同样,也只有伟大而杰出的任务才可以撇开传统,独树一帜。
即使曾有个苏格拉底和亚里斯提卜远离了习惯和传统,人们也不能步其后尘,他们才华出众,超凡脱俗,所以就能独树一帜。
要教会孩子只有在棋逢对手时才发表议论或进行争论,即便如此,也不要把所有的招数都展示出来,而只消使用对他最有利的。
要教会他精于选择自己的论据,说理切中要害,因此也就要言简意赅。
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
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
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它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
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
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
唯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
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的利益来设想自己。
通过别人对他自己的各种活动所做的反应,他便知道这些活动用社会语言来说是什么意义。
这些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又反映到社会语言中去。
三、教育的意义。
1、教育即生长。
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2、教育的使命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
什么是最好的环境?
第一是自由时间;
第二是好的老师。
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
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3、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
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
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
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4、智力素质和心灵素质。
把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你还剩下什么?
这个问题是对智力素质的一个检验。
把你在社会上得到的地位、权力、财产、名声都拿走了,你还剩下什么?
这个问题是对心灵素质的一个检验。
5、提供良好的环境。
教育的主要使命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
毫无疑问,一个人惟有人性健全才能够真正幸福和优秀,一个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也才能够真正和谐和生机勃勃。
这本来是常识,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这个常识。
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这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都停不下来,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继续朝前走。
应该结束这种大规模的愚昧了,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教育之为教育。也许,我们还来得及。
6、教育的真谛。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惟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
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
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
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
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7、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这个信念,应构成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
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8、人性的高度。
无论个人、民族,还是人类,衡量其脱离动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质财富。
个人的优秀,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优秀。
民族的伟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伟大。
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进步。
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
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9、神圣的好奇心。
天生万物,人只是其中一物,使人区别于万物的是理性。
动物惟求生存,而理性不只是生存的工具,它要求得比生存更多。
当理性面对未知时,会产生探究的冲动,要把未知变成知,这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理性觉醒和活跃的征兆。
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类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思考宇宙,探索万物,于是有了哲学和科学。
动物匍匐在尘土之中,好奇心把人类从尘土中超拔出来,成为万物之灵。
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把好奇心称为“神圣的好奇心”
10、保护好奇心。
一般来说,好奇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这几乎是一个规律,即使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恐怕也是这样。
那些能够永葆好奇心的人不只是幸存者,而人类的伟大文化创造多半出自他们之手。
惟因如此,教育必须十分小心地保护好奇心,为它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其强大的智力禀赋足以战胜任何不良的外部环境。
但普通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种坏的教育制度的杀伤力几乎是摧毁性的。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好奇心这颗嫩苗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期,一旦受到摧残,后果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四、读书的最高境界。
经典书本里的理论是崇高的,最初的学者通过接触他周围的世界,开始思考,通过思维重新组织,而后再次表述出来。
进入他头脑的是生活,从中产生的是真理;进入他头脑的是短暂的行为,从中产生的是不朽的思想;进入他头脑的是闲事,从中产生的是诗歌。
先前无生命的事实,却成了现实鲜活的思想。这思想能立、能行、能持久、能飞越、能感召。
思想的深度与孕育思想的深度成正比,孕育思想有多深,思想就能飞多高,就能唱多久。
思想有赖于将生活转化为真理的进程。蒸馏的完备程度与产品的纯度是成正比的。
但是,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一如没有可以制作绝对真空的真空泵。
也没有这样的大师,他可以在书中消除所有常规陋习,突破所有局限,摈弃所有腐朽思想。
他也写不出一本纯粹的思想著作,这本著作在方方面面适合于后世子孙,这辈人,甚或下辈人。
能够发现,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得写出适合自己时代的书籍,或者上一代人为下一代人书写。
太古老的著作不适合目前的需求。
然而这样就会产生一个严重的危害。
神圣依附于创造行为,即思想行动,而转化为文字记载。
人们把朗诵诗歌的诗人看作圣人,此后他的诗歌也成了圣歌。
作者的心智正直、聪慧,那么,人们会定式地认为他的书也完美无缺。
这好比人们本该热爱英雄本人,却对他的雕像顶礼膜拜。
转瞬之间,那书就成了毒害人的东西,指导者成了专制的暴君。
普通民众迟缓的头脑,缓慢地接纳着理性学说,一旦对其接纳,一旦接受了那书本上的观点,就会顽固地认同,如果受到贬抑就会做出强烈反应。
大学就建立在理性学说之上。
据此理性学说写成的一本本书的作者是思想者,而不是真正思考着的有才能的人。
也就是说,他们开始就错了,他们从所接受的教条着手写作,而不是以他们个人对原理的见解来写作。
在图书馆里成长起来的谦恭的年轻学子,他们认为有义务去接受西塞罗、洛克和培根的见解。
然而他们却忘了,西塞罗、洛克、培根撰写这些书时,也只是坐在图书馆里的年轻人。
从此,我们拥有的是书呆子而没有善于思考的人。
从此,这个读书阶层重视书籍,却不与自然和人类的体制发生关联,俨然成了独立于尘世和灵魂的第三阶层。
从此,就有了书籍修订者、校勘者和不同层级的藏书者。
书本知识运用得当,书籍就是最好的东西;如果滥用,就会变为最有害的东西。
什么是运用得当呢?
各种手段都为一个结果,什么是其终极目标呢?
无非就是书籍能给人以启迪。
如果受书本吸引而被束缚,彻底偏离了思想轨迹,成为绕着他人思想运行的卫星而失去自我的思想体系,那宁愿不看书。
世上最具价值的就是富有生气的心智,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尽管绝大多数人的心智被蒙昧着,至今仍未启蒙。
充满生气的心灵能辨析绝对的真理,能表述真理,也能创立真理。
就这一行为过程,它是天才,但它不是散落四处的少数几个幸运儿的特权,它是人皆拥有的财富。
就其实质而言,它是先进的。
书籍、大学、艺术流派和各种机构,都止于往昔天才的某句言语。
他们说,这些观点很好,咱们得坚持。
他们把我们的思想禁锢于此,他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但是,天才却是向前看的,人的眼睛长在前额上,而不是后脑勺上。
普通民众只是心怀梦想,天才却着手创造。
无论有什么样的天分,要是他不去创造,他就得不到上帝赋予的精纯之物,或许有灰烬和烟雾,却没有火焰。
有去创造的态度,有去创造的行动,有去创造的豪言壮语,这些态度、行动和言语不是源于某种习俗或某种权威,而是心智自身感知善与美的自然喷涌。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如果心灵没有自己的预见性,只是接受别人头脑里的真理,尽管它光焰照身,如果没有长期的静想、反思和自我修复,心灵就会受到致命的伤害。
由于其过度的影响力,天才已然是天才的敌人了。
各个国家的文学发展就是证据,英国戏剧“莎士比亚化”已经长达两百年了。
不容置疑,有一种正确的阅读方法,它使书籍严格地居于从属地位。
思考着的大写的人必定不会成为受制于他手中的工具。
书籍是学者用以打发闲暇的。
当我们能直接与上帝交心时,这时光太宝贵,就不要浪费它去阅读他人的读书笔记了。
但当黑暗间或袭来,太阳被遮蔽,星星收回光芒,我们走到灯下,借助它们的光亮,又一次把我们引向黎明的东方。
我们聆听,只为我们能够宣讲。
一棵无花果树,观望着另一棵无花果树,而后硕果满树。
我们阅读优秀书籍能得到快乐这个特征是显著的。
这些书给我们这样的印象,它们让我们相信写作和阅读具有同一性。
我们以最现代的乐趣来品读伟大的英语诗歌。品读乔叟的、品读马维尔的、品读屈莱顿的,这乐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直受到他们诗歌的吸引。
我们阅读的乐趣里混杂着一些对诗人的敬畏与惊叹:他生活在两三百年前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所说的却如此贴近我的心灵,几近我所思想的、我想表述的。
倘使没有证据来支撑“所有的思想都具有同一性”这一哲学学说,我们得假定某些预先已建立的和谐,即将所指的某些心灵预见,和为未来需求所做的某些储藏准备,就像我们观察昆虫得到的情况,昆虫在死前就为它们从未谋面的幼虫存储食物。
我们不会因为偏爱方法、夸赞直觉,就草率地轻视书籍的价值。
大家都知道任何食物都能滋养我们的身体,尽管这食物可能是煮熟的草,也可能是用动物的皮炖的汤,因此人的头脑也能通过获取各种知识来滋养。
也存在过这样一些伟大的、英雄的人物,然而他们获取的知识几乎都源于书本。
我只是想说,需要多么强大的头脑才能接受这大餐啊。一个人得是一个创造者才会有效阅读。
要想把西印度群岛的财宝带回家,西印度群岛得先有财宝。
先有创造性的作品,其后才有创造性的阅读。
我们的思维受到劳动和创造激励时,我们阅读的字里行间充满种种暗示而变得光彩明亮。
每个句子都有加倍的意义,作者的感知像大千世界一样广阔。
于是我们明白这是千真万确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预言者洞悉未来的灵感是短暂而珍贵的,它的记录也是如此,或许只是他书卷中的极少部分。
眼光敏锐的读者在看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只读那几页富有真知灼见的部分,其余的部分则走马观花地看过,好像它真真切切不为柏拉图和莎士比亚所著述。
当然,对于一个明智的人,有一部分阅读是不可或缺的,历史书籍和严密科学书籍他必须勤读苦学。
同样地,大学也该有必不可少的部门来教授基本知识。
但是,只有当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不是为了训练的时候,当他们把远近各种天才的光芒会聚于他们热情友好的会堂,用这汇集起的火焰点燃年轻人心中的火苗的时候,才对我们充分有用。
思想和知识是这样的性质,设备和要求毫无用处。
礼服与金钱,即便贵重如黄金之城,也永远抵不上智慧的一句话,抵不上智慧的一个音节。
丁俊贵
2023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