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观影||成为一个教师之前......

成为一个教师之前......

这是我正式成为教师之前的一个暑假。

走完学校报到的流程,我就正式获得教师这个称号了。但心中仍然充满疑惑,获得这个称号就意味着我可以做一名教师了吗?我有足够的积累吗?我做好准备了吗?

很多前辈、亲朋好友问我,你教什么课啊?我说并不知道,学校下半年确实没有给我排课。但是,如果要让我上课,我适合教什么呢?我可以教好吗?又怎样算教得好呢?

这些都是盘旋在我脑海中的真实疑问。现在高校非常看重科研成果,我也深知科研工作对于一个新教师的重要性,而听上去,教学相比科研可能是个简单很多的存在。那么果真如此吗? 两者在精力的消耗上是对立的吗?应该如何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分配自己的精力,找到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呢?

我想寻找答案,以免在全新的生活扑面而来的时候因没有准备而茫然无措。于是我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帕克·帕尔默深耕教育多年,对教学这件事有非常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的文字不仅体现出深厚的学术功底,更有一种诗的美感。

我不敢说我读了一遍就能领悟到其中精髓,于是心中仍有忐忑。但罗辑思维的“启发俱乐部”节目带给我了另一种思维角度,也让我可以鼓足勇气分享点什么——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也许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读出了什么,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非常喜欢“启发”这个词。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部作品,看的人不同,关注点自然不同,得到的感悟更是千差万别。每个人在接触到这部作品前那许多年的阅历,不知不觉中已然形成了一副独特的透镜,能透过的总是那些自己能看到的、想看到的光。

01 教学中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于是我对自己说,既然在这个时段遇到这本书,我只要关注我看到的光。

“我们不管从事什么样的教学工作,各有所长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最有普适意义的是可参透教学时自己内心活动的自我洞察力。我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越是熟悉,我们的教学乃至生活就越是踏实。”

这段话对我非常受用,也终于让我不再为探索自我精神世界造成的“看似碌碌无为”感到过分内疚。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往外伸展,接受阳光雨露,而内心的繁盛或荒芜、喧闹或冷清只有自己最懂。坦诚而耐心地对待自己的内心、倾听它的声音,真正地了解、懂得、接纳自己,原来是教学中最重要、最坚实的基础。教学生之前,先要想清楚,我是个怎样的人,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有的教师可能擅长讲授、有的更擅长互动;有的温文尔雅、有的激情澎湃,......教学方式可以有千百种、教师的性格也各自不同,我的感受是——不必强求哪一种特定的模式,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你像一个演员在背着不符合你精神气质的台词,可能因为演技拙劣一下就被戳穿。你又怎么能指望那些无法打动自己的、言不由衷的话,可以打动到学生呢?正如帕尔默博士所说,“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

书里讲了一个艾伦和埃里克的故事,给我印象深刻。

艾伦和埃里克都出生于乡村的工匠之家,父辈都是能工巧匠,两人从小耳濡目染,手工艺也日臻精纯。两人从小学习优异,一路顺利读完博士,成为了大学教师。从此却分道扬镳,形成了两幅截然不同的人生图景。

艾伦以自己的手艺为豪,并将这种才能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在艾伦的授课过程中,每个教学步骤都是‘精雕细刻’手边现成的材料,‘严丝合缝’地讲清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且做出‘画龙点睛’的小结。”

而即使内心深爱手艺,埃里克却很早就刻意掩饰自己与手艺的联系,因为那些看起来更有文化的人会让他局促不安。这种惶恐让他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却是独断专行,以暴戾之气掩盖内心的矛盾、脆弱和对自己的不认同。

教学是基于“浑然一体的自我”还是让“分裂为二的自我相互内斗”,不论最终呈现出的结果是怎样,我想已经没有必要评判高下了,对么。

02 “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是正确的路吗?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强调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的假设是教师全知全能,而学生所知甚少。因此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是将自己了解的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而这种传统教育模式有着明显弊端,最主要的一点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相比,教师教了什么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不论教师是多么辛勤工作的“信息发送端”,如果作为“信息接收端”的学生不好好接收,那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

再者,现在网络发达,学习资源丰富齐全,学生为什么还要按时上课、听老师讲授他们可能可以用更便捷的途径学到的知识呢?于是就发展出了现在更为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

看似相反的模式让人为难,毕竟对于每一种模式,优势和劣势都是相伴相生。那么这种转变是正确的路吗?

帕尔默博士提出了一个摆脱这种非此即彼困境的观点,发人深思。

那就是——“以主体为中心。在以求真共同体为楷模而构建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某件伟大事物的课堂;是让主体——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从而将两种模式的优点兼收并蓄并发扬光大的课堂。”

书中引用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写过一句诗:

“我们围成圆圈跳舞暗自揣摩,

秘密却端坐在圆心洞若观火。”

这里的“主体”,是我们要去研究的事物,是“端坐在圆心洞若观火”的“秘密”。而教师和学生都是发现者,突然发觉这个场景太美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全神贯注、可以尽情探索,我们想要了解的事物就在某处,等着我们去发现,没有僵化、刻板,倦怠,没有尴尬、难堪,失败,只有美和发现。

学生可以受教师的引领去探索,也可以越过教师直接与主体对话,不必追究到底是谁教会了谁,也可能兼而有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堂都离“秘密”更近了一步,仿佛可以看到“秘密”对我们微笑!

当教师,学生和学科之间有了真实的流动,很多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也许未来的我会笑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因为我还不能想象未来的我会经历怎样的课堂,实践和想象之间好像总是会隔着很远的距离。但是,我有我看见的光。任世界千般变化,迷雾重重,只要心中有光,可照我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观影||成为一个教师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