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咨询反思---2018.11.30

周四咨询结束,青红老师建议在第一时间把咨询记录写出来,我也认为需要趁热打铁,晚上回家把写案例记录放在首要任务,等到拿出案例记录表格,真正开始动笔的时候发现在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状态评估这一栏就卡住了,为谨慎起见,我又打算先不填写咨询记录了,先把咨询过程整理出来再说。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本来对咨询中自己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可是整理的时候却发现好多问题,现在有点明白为啥李老师要煞费苦心的连续数日发文《敬告新手》16篇,真是《做过,才能明白》,我按照目前自己整理的内容进行一下浅度反思(不具备深度反思的能力)。

1、我想当然的认为健康咨询不算咨询,打算放弃这个案例,找青红老师再换个咨询,晚上穆老师提醒我,健康咨询也属于心理咨询,我才意识到自己连最基本的心理咨询的概念都没搞清楚。

2、咨询中,当我给出评估为正常-健康这个结果时,心里的压力开始相应的变小,一直被“他是来答疑解惑的”这个想法左右着,有点先入为主的感觉,这是不是很容易对认知、评估产生各种偏差?

3、健康咨询不但需要有咨询目标,而且咨询目标也要满足七要素: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会背了简单,会操作不易。

4、在咨询到十五分钟左右,商量咨询目标时,我知道咨询目标需要具体,所以一直在引导着他越具体越好。他虽然举了个例子但只是事情具体化了,目标依然没有具体化,在这个环节我应该打比方示范一下,目标具体化如何实现,而不是用空洞的概念告诉他什么叫目标具体化。

5、由于目标具体化做的不理想,所以可评估性低,原来自认为效果不错在反思时发现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标,评估也失去了方向。经过穆老师提醒,我又回忆了一下,李老师演示的案例确实是目标很小、很具体,易操作、易评估、易跟踪。

6、在咨询中,虽然进展的不错,气氛融洽,但是我总感觉在绕圈、找不到突破口,当时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所以也没有纠偏的机会。现在我知道了,问题还是出在目标设定上,目标不具体,可操作性差,彼此都在空对空的讨论,所以感觉在绕圈说不明白。

7、想象中首次咨询需要克服的是焦虑,实际上咨询前可能有点紧张,真正开始咨询了,恨不得十八般武艺都用上,哪还顾得上焦虑啊。

8、咨询结束后反思时会焦虑,能想到的各种小瑕疵都会使我感到焦虑,这时候用弗洛伊德的话安慰安慰自己吧:世界上有三件事情无法完美,一是治理国家,二是为人父母,三是心理咨询。

李老师好像说过留有遗憾的维纳斯之美才是心理咨询的本质,不怕不怕,我们永远行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次咨询反思---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