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朗读应注意的几点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是朗读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

朗读不仅可以增强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而且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培养语感,陶冶情感。

为了很好的完成文本的有声创作,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在有声朗读前,先需要理解内容,知道作者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还要了解文章的体裁、风格,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结构关系,感受文章的情感变化,为读好文章打下基础。

如何完成对一篇文章的朗读创作,第一步就要读得正确: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助手中的《新华字典》解决字音上的障碍。接着,在练习中做到语音和语调的规范化,注意平翘舌音及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还要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不加字,不丢字,不改字,不颠倒,不重复等。在此基础上完成有感情朗读。有感情朗读要求我们在朗读过程中运用自己声音高低变化,轻重缓急来表达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作为小学生的孩子们在有感情朗读时,还可以加上表情,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表达文本传递的情感:惊讶、高兴、幸福、兴奋、难过、伤心等。在眼神和动作的传递中,很好的配合自己的有感情朗读,再现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了声情并茂。

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对文本的把握还很难,老师的范读有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同时,我们还要告诉孩子们一些朗读技巧。

先来说说停顿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我们在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断断续续地进行,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这样都会给听众带来不舒服的感受。我们要让孩子们掌握各种标点符号停顿的规律。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就要比分号、冒号长;而分号、冒号后的停顿,则要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要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要长于句子间停顿的时间,标题与正文直接也要有短暂的停顿。

再来说说重音

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而对这些重音,我们在处理时可以读得重一些,有的要读得慢一些,还有的会读得急一些。

最后说一说语气和语速

叙述性文章,说明文我们就可以有正常的语速,舒缓的语气进行朗读。对于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遇到危险,心情激动的句子,读的时候语速要加快,急促些;表现高兴、喜悦、赞美的句子,读时音调略高,声音响亮;对于描写优美景色的句子要读得语气舒缓、柔和一些;而表示悲痛,沮丧,伤心的语句可读得低沉、缓慢些;把最能体现句子意思的词语读得重些。具体每段话,每一句怎么读,应结合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

无论怎样,要想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就要从每天扎实有效的坚持练习开始。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款练习朗读的APP微信小程序中的每日朗读打卡(彩红花的最美声音,一道共读,人人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生朗读应注意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