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名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上海的小学生让人刮目相看。

    4月12日,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罗鸣亮老师,跟徐汇区汇师小学的孩子们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课,让我们看到了大师的风采,也展示了汇师小学学生的风采。

图片发自App

    罗老师的课,预设是从体积单位入手,用礼物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图片发自App

    但是上海的教材在体积单位的设计中,用了三个课时,在交流中,发现孩子们大部分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罗老师便调整了教学策略。在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后,罗老师问学生:”大家都学会了吗?你认为,这节课我们需要继续学习吗?研究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很快找到自己的不足:“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可以用长×宽×高的方法计算呢?”明确了学习目标,罗老师又提出:“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研究?”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图片发自App

    在这节课中,罗老师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想为什么,自己想办法证明,自己来讲解。缜密的思考过后,再进行交流,在互问互答中,明理解惑。有个男孩从一年级学习的长度的测量开始,到面积的测量,到体积的测量,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来描述推理长方体体积的过程。他的知识水平明显超出了课堂,罗老师顺势引导,让这个孩子用大家能够听懂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在另一位学生用摆积木的方法讲述后,又追问这个孩子:“有没有发现他的好在哪里?”这个孩子心悦诚服:“他讲的比我好,能让大家都听懂了。”细心的呵护,保护着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又不打击孩子,还发现自己的问题。

    精妙的练习设计,把孩子们的知识串起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练习题不在多而在精,一道精心设计的习题,胜过重复练习许多道。

图片发自App

    在课的最后,罗老师请同学们思考测量的本质,归结到度量思想。

图片发自App

    感悟: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以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收获。不拘泥于课堂,让思维扩展,让学习从课外进入课内,再延伸到课外。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咖名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