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6 走廊文化中的家庭文化延展

听施展老师《中国史纲》之《走廊地带的奥秘》之总结:

 

我是一个比较不太喜欢学历史的人,因为觉得枯燥,但是偶然的机会听了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后,发现突然爱上了“历史”。其中《走廊地带的奥秘》我反复听了三遍,觉得非常有意思。

我还特意搜寻了施老师公众号的文章——《从河西走廊看“多元互构”》,虽然领悟的不够深刻,但是针对施老师的几个观点,我也做了自己的理解认知。

 

001 河西走廊意义

这是关乎一种大陆规模的政治空间建构

河西走廊是唯一的一个同时连接中原、北部草原、西域绿洲与青藏高原各个方向的过渡地带,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河西走廊才定义着中国


王剑利老师是来自中国的最西北边陲,那里横亘着高大的天山。

他说,农民和牧民就在山脚和山腰守望、共生,他们能深刻地理解对方。他在河西走廊很自然地就对农牧共生、民族交融的社会生活有种文化直觉主义的熟悉感。因此,带着对这方土地的亲近与敬畏,他试着对它达成一种“移情式理解”。

王老师是一种天然的民族情怀的体现。

提到“移情”,我要说一说“共情”。

因为曾经做过舞动治疗师,所以对“共情”有着深刻的体验。

“共情”是链接治疗师与被治疗者之间建立关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抛开治疗师的身份,就算你是一个家庭中的普通人。

你与你的爱人或者孩子之间,如果没有共情的能力,那么我猜想这种关系随时都会崩塌。共情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关系的前提,更是关系的情感纽带。

今天跟老公一起带孩子出去骑自行车散步。

他会带着孩子各种挑战刺激行为的骑行方式,而我作为传统女性的代表之一,可能更会遵从规矩骑车方式。

那么孩子在父亲的新奇骑行的刺激下,会产生一种“超级爸爸”的想法,这是一个规矩母亲无法给予的。


骑行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其实骑车只是一件小事。

回顾一下生活中很多事情,似乎我老公能做的事情,我都很少去挑战,比如滑雪,滑冰,游泳以及探险,这些虽然是我感兴趣的,但是却不是我敢于挑战极限的。

因为有了依赖,反正他会,我差不多就行。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跟我类似的想法呢?

又比如说,我擅长写点东西,讲道理。反而我老公比较嘴笨,一般遇到出去跟别人讲道理的时候,我会冲上去。当然,他也经常说我是“搅屎棍”,为什么呢?


说来可笑,因为我总能把别人说服,而且总能把自己的道理圆明白。也许职业病的原因吧。

所以他不喜欢跟我理论。

但是换来之,就是这就算是我们之间的平衡吧。如果我们都是能说会道的,那么我猜有可能会天天世界大战。又或者我们都是户外高手,那估计我们就会把孩子扔一边,自己嗨皮了。

总之,我们之间愿意妥协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最后,我们才得以长久。

“治国”和“治家”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施老师说,持久和平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有能够衔接起各个亚区域的过渡地带,或者说走廊地带。

为什么说河西走廊是如此好的过渡地带呢?

因为它可以“共情”到各区域的文化,因为河西走廊做链接的两个地区或者三个地区,必然因为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而产生相互的融合。

大家想想,现代中国,边境与国外接壤的地方,是不是就有如此微妙的关系呢?

在这里我不做展开讲解。

施老师从古代中国历史中提出一个问题:

观察中国历史从古到今,能够稳定可持续地、同时统治长城南北的朝代中,没有一个是纯汉人的朝代?

大家也来思考一下。

难道是纯汉人能力差?

当然不绝对。

但是有一点,纯汉人深居平原,在古代深受儒家文化的洗礼,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特有的儒家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是刻在骨子里,绝不是浮于表面,而要按照儒家文化的教导来生活,有一个社会结构的前提,需要有特定的家庭组织形态,就是你得是定居生活。而古代定居农耕的生活方式,在长城以北以古代技术条件是做不到的。所以纯汉人王朝它的统治没有办法过去长城以北。

施老师举了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卫青霍去病讨伐匈奴,虽然仗打赢了,但是最后没法统一草原。

为什么?

因为不驻军就无法统治。

但是如果驻军接下来的面临的问题可就多了。

首先就是关于“生存”这个话题,如果靠中原补给的方法,那就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开支过于庞大。如果采用就地取材,那么面临的问题就是自己变成“游牧”,也就是变成匈奴一部分。

那么汉武帝可不敢这样轻易的放虎归山的,毕竟这支军队既懂中原文化,又适应了草原文化,最后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发现了吗,河西走廊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作用?


那回归到家庭中,你想想。

孩子是不是就是你和爱人之间的河西走廊呢?

有的人在摇头,有的人在点头。

不敢说是绝对,但是孩子一定能够适应父亲和母亲两种角色,甚至更多的家庭角色,他们会面临不同的角色,从而转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那么,是该高兴吗?


我不发表绝对论。

但是我想说,适当的多元是孩子适应社会的一种生存方式,但是过犹不及。

仍然需要注意一个“度“,所以作为父母,你们之间的共情和妥协就非常重要了。

我们既是不同体,也是同体。


如果完全对立,孩子会对社会观念产生一种幻觉,到底谁对?

如果一方妥协,孩子会效仿其中一方,要么变成强势者,要么变成弱势群里。

只有双方都有所妥协退让,也有自己的坚持,孩子才能更好地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


所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家庭关系。


002. 冲突中的进步

河西走廊不仅仅是地理的链接,也是文化的链接。地理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形成历史,而人的活动,又必须通过文化才能形成意义空间,从而自我组织起来,历史才得以展开。秩序和文化想要展开,也首先要面临地理这个硬约束条件。河西走廊上的每次冲突和对峙,实际上都会推动农、牧族群的凝聚与整合。

王老师说,边塞冲突与战争、东西文明沟通与融汇,过渡地带的特殊环境历练出了河西走廊的“文武之道”。

文武之道,相得益彰,是河西学脉萌发、沿袭的独特生命力。

 

 

从这这个观点,我们反观自己的家庭,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在家庭中,避免不了夫妻之间或者不同辈分之间会产生一些冲突,然而面对冲突,我们如何解决才是关键。

冲突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家庭关系进一步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

如何变“冲突”为“动力”呢?

那就是你的格局或者说你的认知。如果你能够有一个大局观或者更深刻的认知,那么面对冲突,你想到的就是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施老师说,在南北朝时代,读书是极其昂贵的事情,刘裕灭后秦入长安,接收的书籍不过四千卷,北周、北齐的宫廷藏书也不到四万卷。宫廷尚且如此,民间藏书的成本就可想而知了,故而学问大族必须得是财富大族才支撑得起。财富对学问虽不是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

王老师发表观点是:

河西作为中西交通的咽喉与门户,因丝路的开拓而带来的东西思想汇流、多族群的交往互动,对各族风习、中外文明的兼收并蓄,为文武之道的塑造注入了超越中原儒学的多元基因。

这种在过渡地带蕴养出的文化基因,不仅是该地域的多元文化共生繁荣的重要根基,反过来也成为刺激中原儒学成长演化的生命活力,也为塑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无限的潜力。

从两位老师之间的话语中,你看到了什么?

当然每个人的知识基础或者认知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能看到的就是“共生”需要的学习,人的成长是需要一直的学习,方可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



003.平衡

施老师提出了,河西走廊在战略意义的具体呈现,还需要通过王朝政治空间结构的历史变迁来获得理解

从汉到清的历史中,“唐宋之变”是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朝廷的首要威胁来自王朝内部的强藩。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后,王朝国家内部渐无强藩,对朝廷来说,北部草原上的强敌则成为主要的威胁。于是,王朝国家的政治空间结构的主轴就从“东西关系”转换为“南北关系”。

从这个关系逻辑里不难看出,中国历史多元的互构性。

而河西走廊便是互构性中最重要的一环。


回归到普通家庭中来,我们思考一下,家庭平衡。

如果家庭失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必然是分离或者说是貌合神离。

无论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强调平衡,反观现在疫情不也如此吗?

当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失衡,必然会引起一些问题。大家都可以深思一下,我们现在的一些行为。

所以,教育孩子去爱自然,爱他人,爱社会至关重要。一味的极端主义,只会带来更痛的结果。



004.战争的意义

施老师也谈到了中原的战争。

这个战争在河西的文化上形成一种活塞效应,推动着儒学西行,又拉动着它东归。

其为汉唐王朝带来了视野格局的敞开与激活,唐代边塞诗对此是极好的象征。但是,这其间的趋动力又是复杂的。河西作为中西交通的咽喉与门户,因丝路的开拓而带来的东西思想汇流、多族群的交往互动,对各族风习、中外文明的兼收并蓄,为文武之道的塑造注入了超越中原儒学的多元基因。


比如,大家思考一下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案例,由于当时国库空虚,军费不足。从而衍生出新的秩序——海洋秩序进入大陆秩序之中。在收复的战役中,河西走廊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那么现在纵观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一些世界问题,我们思考一下,任何一个冲突如果能够处理好,便可以发展出较好的结果。反之,则会崩塌。


那回归到家庭之中,任何一次争吵都不一定是坏事。也许是你们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如果处理得当,互相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那么你们会比以前更融洽。


所以,与其跟你另一半去争吵,不如你用行动影响他。


告诉他,一起学习吧!


知识不仅仅改变的是命运,还有就是关系。


希望我的一点点粗略的理解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4-06 走廊文化中的家庭文化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