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期关键帮助》总复盘

2022.1.24

一、关于“关键期”概念的延展介绍。

“关键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1937)提出来的。洛伦兹他综合老师海因洛特和前人的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学会追逐第一眼见到的活体动物,像小猫、小狗它都会跟随,甚至玩具鹅都让小鹅宝宝以为是自己的妈妈,第一印象固定下了,这种固定行为模式会保持终身,它是不可逆和不可消除的,这种现象叫印刻效应。

印刻效应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发挥具有一个关键期,但是,过了这段时间,便再也学会不会这类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了,而这段时间是很短的,过了这村儿就没这店了。

这种理论后来被应用于儿童发展,所以就有了“关键期”这一概念,是指对儿童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孩子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不会再产生,所以,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婴幼儿的发展,这个发展阶段就是关键期,所以,书中没有提到更大的孩子了,比如像青春期的孩子。

作者李跃儿说,她相信,如果家长掌握了孩子在六岁之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点,就掌握了能够养育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因为懂得六岁以前的孩子,也就懂得了人,懂得了人与宇宙的关系,人与生存的关系,有了对人类的基本成长规律的了解,家长面对孩子,就能够自己解答疑难,并且为了自己的孩子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来帮助自己的孩子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您一定听过或者读过吧?

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个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的的孩子,同时也给老师制造了很多的麻烦, 在老师眼里成了问题儿童,还被罚站,要求退学、妈妈给她找到了一座新的学校,就是芭学园,在这里,孩子的天性被充分尊重,行为被允许。

有次上厕所,豆豆特别心爱的钱包不小心掉下去了。她居然自己打开化粪池的盖子,跑到工具房拖来比她还要高的舀子,趴在池边,一下一下从池子里舀出东西,来找她的钱包。校长管都没有管,只是让她清里掉垃圾就OK了。

《关键期关键帮助》的作者李跃儿,就在北京建了一所这样的学校,也叫芭学园。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们,身心都得到了更好地发展。

尹建莉老师这样评价:李跃儿,一个把画布变成立体乐园的人。

李跃儿老师在观察大量婴幼儿和儿童的基础上,在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结合一线教学的实践,写了《关键期关键帮助》这本书,希望帮到更多的家长和孩子。

1、常见的儿童观

在书的第一章,作者开门见山地指出5种错误的儿童观:

比如,把孩子当成空罐子,把大人认为有用的常识硬往里面塞,这样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严重逆反,或者潜能被扼杀。

比如,有的爸爸妈妈把孩子当成一张白纸,由我们成人来塑造,孩子以后可能会很成功,孩子没有童年,找不到独特的自己,更不会欣赏自己。

还有的爸爸妈妈把孩子当成安慰自己,哄自己开心的玩具。

也有的把孩子视作自己此生的累赘和麻烦。

当然,也不乏很多爸爸妈妈把孩子当做上帝,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没有培养起利他的精神,不懂互惠互利,无法和他人产生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孩子以后很难在社会上生存的。

以上就是五种错误的儿童观,分别是把孩子当空罐子、一张白纸、玩具、麻烦和上帝。

2、孩子是一粒种子

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孩子呢?李跃儿老师说:孩子是一粒种子。

要把他当做一个有思想,有感觉,有情感的高级生命来看待,是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必须学会敬畏孩子。

孩子是一粒种子,种子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人给他各种帮助。

我们需要做一个园丁,在帮助一颗种子时我们必须懂得这类种子与我们种植的其他种子有什么不同,我们将要种植的种子,什么时间需要水,什么时间需要肥料,什么时间需要水多,什么时间需要水少,我们不能天生就知道这些,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这颗种子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就是自然赋予这颗种子的规律。

只有了解了儿童成长关键期的不同特点和规律,在关键期给予孩子关键帮助。

三、有哪些关键期,我们要给孩子哪些关键帮助呢?

这一部分也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除了理论阐释,李跃儿老师引用了大量丰富、生动的案例,0~7岁孩子爸爸妈妈建议一定要去看一下这一部分的案例,作者也给出了每一个关键期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以及我们可以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帮助。

第一个关键期:0~1岁——帮助孩子安全起航

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如何给孩子建立安全感呢?

要让孩子安全起航,妈妈在头几周的安全建立是很重要的。妈妈的怀抱一定是一个能给孩子安全感的地方,如果妈妈的情绪是低落的,害怕的,又伤的,焦虑的。那么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时,就感觉到这些,不然情绪也传染给了孩子。这样,孩子不但不能在妈妈的怀里获得安全的基础,反而获得了不良情绪和不安全感。

在到了孩子3~4个月出现秩序敏感期的时候,要满足孩子需要一个精确的,有所规定的环境的需求,也就是对秩序感的建立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早期的安全感,让他放心的去发展自己。

第二个关键期:0~2岁——大脑工作模式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感知活动,更多地是使用感觉器官,小宝宝在吃自己的手时,手也感受到被嘴巴吃的信息,这时候大脑就开始工作了,开始统接受来自手和嘴巴的信息,大脑的工作造成神经元的连接,而链接的越丰富,孩子的大脑就越好用。

吃手指头也为孩子下一步抓到物品送到嘴巴啃提供了前提条件。口手的敏感期到来,会让宝宝吃手指,见什么啃什么,见了什么抓什么,用手去抓他们喜欢的物品,然后再送到嘴里,他的大脑自然会进行跨通道的统合,但是,不能给孩子太多的物品,让他不知道选什么。不要频繁的用新物品、新玩具去刺激孩子,给孩子的物品要尽量洗干净。

第三个关键期:1~2岁——孩子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在探索环境中发展自己

孩子在探索时,全身每个细胞都处于感知和思考的状态。他们所有的感觉奇怪,都为他们的大脑收集了有关事物的信息。于是他们的感觉器官被高度的统合起来。开始非常恰当的工作,肢体与大脑产生了非常和谐的配合。孩子在探索周边的环境、探索世界的同时,他的语言也开始发展。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两个原则需要我们成人遵守:首先说行为主,要告诉孩子在什么范围内能做事,坚持养成习惯。还要把危险的物品要藏起来。画上自由的范围。

第四个关键期:2~3岁——孩子开始探索事物与人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情绪方面的问题,比如执拗,因为达不成自己的愿望而发脾气;会出现分离焦虑;还有成长方面会出现一些烦恼,比如说孩子的秩序敏感期,不被大人理解;他想达到的目标自己又无法实现,就会感到伤心和生气。或者在跟大人互动时发现不能够被大人理解她的意思。当孩子出现情绪状况的时候,智力也不会发展的很好。我们要要对他们在情绪上进行帮助。

我们成人做的事情就是倾听孩子,平静而安静的等待着孩子发完脾气,然后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这件事也没有办法。就是《正面管教》所说的温柔而坚定,这样多次后,孩子会发现自然法则,咱们人是无能为力的。那他们就会用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个关键期:3~4岁——对孩子社会能力的培养

这个阶段的孩子呢,他们热衷于去发展友谊。培养孩子社会性能力

在培养孩子社会性能力的初期,也是孩子情感最丰富的时期,也是产生痛苦和失望最多的时期。孩子们之间有个会有很多矛盾,有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在我们看来,小如芝麻的事情在孩子看来比天还大。

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与其他小朋友有良好的合作,这个时候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多因素的环境,这些因素之间要有自然的逻辑关系。比如为孩子提供了砖,就要为他提供可以找到的土和水,以及你和铲子。并为孩子演示怎去使用这些工具。

让孩子认识不同的小伙伴,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体魄的孩子一起玩儿。还要处理好孩子的情绪问题,关于培养孩子社会能力,这个我们共读过一本书,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讲得非常细致。ICPS的方法,就是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用起来。

第六个关键期:4~5岁——孩子需要探索他人的心智,这个阶段可能孩子会出现撒谎,那就要给他一个撒谎的时间。因为让他发现别人的心智和自己是不一样的,孩子需要得到这样的验证。这个阶段,孩子也会出现挑战强者和权威的情况,如果孩子一直被用尊重的态度对待,这时孩子已经形成了一些个人的习惯和爱好。而这些爱好基本有了一定的巩固性。孩子情绪的波动就不会太大。


第七个关键期:5~7岁——孩子由探索精神到探索文化

这个阶段要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上学前首先要做好思维模式的准备呢?

因为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记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孩子六岁之前就应该发展出善于思考的能力,以及对人类文化和成果的极大兴趣,并形成基本的思维方式。

另外,还要做好让孩子保持探索的热情。有熟练驾驭手部肌肉的能力。注意孩子的发育年龄与实际年龄是不是匹配。

三、选择合适的幼儿园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该上幼儿园了,怎样给孩子选一个合适的幼儿园呢?

适合孩子的幼儿园就是一个合适的幼儿园。

好幼儿园有8项参考指标:

一个好的幼儿园,会尊重儿童自然发展规律,它应该有一个能创造性地使用教育理念的领头人,一个好的幼儿园,它的教育目标建立在帮助孩子发展上;人员的素养提升朝向所定的教育目标;注重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师必须对自我提升感兴趣;要有适合儿童工作发展的硬件设施;要非常注重营养卫生,

还要有很好的的安全保障。

选择一个好幼儿园,接下来,作为家长如何帮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重点是做好家长和孩子的心里的准备。

幼儿园门口的一幕大家熟悉吗?刚入园的第一天,孩子哭,妈妈也悄悄抹泪,

可以平时从话语中多说讨论幼儿园,在幼儿园可以干些什么,有哪些有趣的事,当然介绍也要适当,不能指着滑滑梯说:上了幼儿园,就可以甜甜要滑滑梯多好。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这是介绍不当。

记得《父母的格局》的作者黄静洁老师就提前带小朋友在幼儿园外面转悠,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带孩子参加入园活动等,让他们亲身感受。

当孩子刚上幼儿园,会有和家人离别的恐惧,由于周围是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可能会因为分离引发安全感丧失,孩子会经历痛苦,作为家长首先在思想上要有所准备,我们才有承受力去安抚孩子。

孩子上了幼儿园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一个是父母要努力调整心态,刚入园,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有个适应过程,只有我们放下心来,不被前期的焦虑折磨的身心疲惫,才能更好地关怀孩子。

四、教育的误区

我们经常说,养育孩子,就要给孩子爱和自由。那爱和自由又是什么?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会说:爱不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顺着他们,让他们快快乐乐的吗?自由不就是放手吗,让孩子释放天性,做他们想做的事,孩子自己可以管自己,我们做旁观者就好了呀!

1、爱的误区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李跃儿老师认为,我们往往也会陷入6种爱的误区,爱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伤害。

第一种,公式化的爱。

比如有的爸爸妈妈会例行公事地和孩子相处,并没有和孩子产生深深地联结,更多是因为产生内疚感在弥补孩子,其实,这样的父母是把孩子当成了满足自己愿望的工具,只是完善自己心目中好父母的形象。

第二种,求助型的爱。

比如,有的家长,他们也忍受不了孩子有一点烦恼和不良情绪,把自己的需要当成孩子的需要,用孩子给自己力量,而不是给孩子力量,孩子也会黏在妈妈身上,不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探索给自己精神带来快乐。不肯走向独立,其实是妈妈的爱剥夺了孩子独立的需求。

第三种,焦虑型的爱

凡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一概都不放心,所以每天找到各种细节,却为孩子担心,还以为这是在爱孩子。比如孩子掉了眼两滴眼泪,马上就没来由地问孩子,是不是有人打你了,有人欺负你了,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说一遍。

这种焦虑型的父母会让身边所有的人都紧张,这种紧张氛围无疑会造成孩子的焦虑。这种焦虑会没埋藏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不被发现,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消耗掉孩子的心力,使孩子成为一个不被群体接纳并且脾气怪异的受害者,给孩子的一生都带来痛苦。

第四种,仆人型的爱、第五种,偏执袒护型的爱,第六种,过度保护型的爱,这些都是溺爱。

仆人型的爱,把孩子当成上帝,凡是以孩子为中心,讨好孩子,孩子只想着自己,“啃老”一族就这么来的。

偏执袒护型的爱,害怕孩子任何苦难与逆境,巴不得像压路机一样,把孩子前面的路压的平平坦坦的。将来长大面对各种困难时,孩子就会毫无准备,手足无措,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

过度保护型的爱,有的爸爸妈妈,怕孩子摔倒受伤,而不让孩子骑自行车,不让剧烈跑跳,踢足球等等,总会有一种灾难化的思维。说孩子这样做会被拐骗,会被绑架,像这样总是暗示孩子危险、会摊上事儿,孩子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哪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孩子都会变得很紧张。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呢?

“真正的爱不是无条件的给予,而是无条件地接纳;正正的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行动,来自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有效帮助,爱是一种决心,决心等于意图加行动。让孩子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意图加上所有的为达到这一目标的行动,等于对孩子的爱。”

真正的爱不需要用来交换,对吧?比如,你考了100分,爸爸给你买个游戏机。真正的爱还在于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可能,自己的孩子可能不优秀,可能长得也不好看,甚至身体有病,都爱他,就因为他是你的孩子。

2、对自由的误区

说完了爱的误区,自由的误区又有哪些呢?

自由给多了,孩子会不会放任不羁,会不会变得非常霸道?不能适应主流教育,让别人讨厌呢?

定规则,想约束孩子吧,又担心会不会给孩子的自由加上了限制。孩子还能不能得到自由?是不是干涉了孩子的就业自由,把哪方面的潜能给抹杀了?那到底怎么去把握自由的边界?

孩子的身体和心灵的自由是不能被剥夺的。

有一一部电影叫《追风筝的人》,是个根据同名小书改编的,讲的是一个富家少爷,名字叫阿米尔。父亲对孩子非常严厉,阿米尔非常害怕父亲。有一天,孩子的叔叔来了,和父亲一起坐在客厅里聊天。在外面放风筝回来的阿米尔,像做错了什么事情,手里提着风筝,肩膀耷拉着,脸上是异常的凝重和即将倒霉的神情。

他偷偷溜进来,尽量不被父亲发现。但还是被父亲看到了。父亲立刻厉声呵斥阿米尔。阿米尔赶紧一声不响地默默上楼,上到楼梯一半,听到他的父亲在向他叔叔抱怨他如何没出息,如何不勇敢,有危险的时候,不能够挺身而出?

如果被自己认可的权威和亲人鄙视,孩子内心还会有自由吗?自己心中那个风筝的线就永远攥在了,那个鄙视自己的人手中。无论其他人再怎样给你自由,你都不会感到内心是放松和自由的。一个在内心没有获得自由的人,一定不会是一个自信和勇敢的人。因为他们不相信依靠自己可以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可以靠的人去依赖。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心灵的自由,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为自己而自豪,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人。

自由不意味着放纵,

如果只给孩子自由,他想做什么都可以,孩子在享受到充分的自由后并不快乐。

因为孩子内心非常紊乱,躁动,也没法专心做事,还会通过暴力的行为发泄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没有受到规则的约束,孩子就不会感觉到自由,就像吃苦药,舔一口糖,你才能品尝出糖的滋味来呢。

没有规则约束,孩子也无法了解自己的行为的边界,在完全没有要求的生活中,孩子只能无边无际的探索行为的边界,这正是没有安全边界的表现,表面上看来还是获得了自由,但实质上没有获得内心自由。

失去参照的安全准则,孩子会变得考核混乱,失去成人的指导,孩子就失去了方向。他会不停的破坏和挑战环境,挑战规则,挑战权威来获得认可。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不能给孩子自由的12个方面:

一是错误对待他人的态度。二、不好的生活习惯。三,对他人的身体和财务的蔑视与破坏。四、不守群体中已成的道德规范。五、对人群氛围的破坏。六,对家长,老人的不敬行为和语言。七,在有人生危害的环境中。八、在出现了明显的有碍发展的问题上。九、孩子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行为探索。十、面对自己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物时。十一、故意的,为了破坏而破坏的行为。十二、妨害了别人自由的行为。

我们要在安全和不妨害他人的边界内,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由的探索。

以上是第四部分的内容,教育方面我们容易掉入的坑。

第五部分 给孩子建构哪些人格

所有先进的教育也就都一致,都一直肯定地认为:

人的教育应该先建构人格,再学习人创造的知识,应该给孩子建构哪些人格呢?

有15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使孩子成为自己,二是,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三是,使孩子具有对人类有利的审美观,四,使孩子具有探索精神和尝试欲望。五,使孩子具有对工作和学习的热爱。

六,使孩子具有质疑和解决疑惑的精神,

七、孩子具有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八,孩子对文化和自然具有浓厚的兴趣,

九、孩子头脑清楚,时,使孩子站在自我的立场选择和判断。11是孩子有参与群体的兴趣是,二是孩子有进入主流教育的适应能力,13是孩子具有易于适应环境的能力。14崇尚真理。坚守原则的素质。15是孩子具有抗冲突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心理和人格的基础,等到上了学,突然发现各种问题一大堆时,家长就得用12年的时间,甚至一生的时间补偿,还不一定能补得上。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德国卡尔·西奥多·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键期关键帮助》总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