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日记:一点一点看清,什么在控制我

我的情绪低落的时候,我都会做记录:我做了什么、身体的感受、我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当我记录下来,就能更客观地看到什么在控制我、我可以如何改变。


比如,最近记录的这一段:


下午情绪不好,做什么都没劲。

 

躺在床上睡了一会儿,内在一直有声音说:“中午已经睡了,为什么还要睡?为什么不去做事?为什么又有情绪了?”

 

睡了半小时,醒过来,给燕子发了信息,分享了刚刚的体验。

 

做了一个小时瑜伽,我发现我动作比以前轻柔了很多。刚刚洗菜也是这样,慢了很多,剥虾的时候,就是一个一个地,好像想故意放慢这个过程一样。

 

我一直在流泪、打哈欠,我知道,这是身体在排毒,我对它说:“你做到什么程度都可以。”它终于一点点放松下来了。

 

情绪是真的,我不再呆在虚拟的世界里,可以在现实世界里与自己慢慢和解。


这段文字,让我对自己的情绪应对方式有了新的发现。


面对情绪,我的行为模式经过了以下的过程:


逃避:无论是刷搞笑视频这样看上去很肤浅的行为,还是看有营养的内容,比如访谈、身心灵的课程、演讲,又或者是去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尝试各种挑战、社交、做咨询,都是在逃避深入地去看“我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过程,对我有很多启发,但是终究是在向外抓取。


现在,我可以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内在有什么声音、做了什么,当一个旁观者,不是想要去“解决”什么问题,只是“看见”发生了什么。


我可以和亲密的朋友敞开聊,哪怕对方不是专业的咨询师,但是她们是与我有真实关系的人,我知道她们的姓名、故事,这样只是看见,不试图解决任何问题,让我感到真实。


我可以完全地跟自己呆在一起,哪怕只是盯着天花板、抱着娃娃、感受身体的乏力,这也是真实世界的天花板、娃娃和身体,它们似乎十分单调,但是比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和包装好自己以后去参加的活动要真实得多。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呀。


对于情绪应对模式的记录,甚至激发我总结了我的成长历程。我在记录这段情绪日记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要去做这个总结,但是随着记录的不断深入,我能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心灵地图,因此,很快地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2013年以前:

· 完全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开心、恐惧、退缩、愤怒、自信、喜悦,似乎是随机发生的;

· 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虚假自我,用一个虚构的自己在和外界交流,极力装作正常、合群、开心,实际内在又非常封闭;

· 会轻易认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 完全没有反思的习惯。


2013年-2017年

· 开始接触心理学,从武志红开始,他写了很多书,《为何家会伤人》,看到了家庭关系是有模式的,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

· 用看到的东西来套用到自己身上,比如,“倾听”“冥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会特别想要向外抓取,去参加活动、做短租,有一些社群,比如话剧,确实让我打开了不少,交了很多朋友,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假装“合群”“活跃”“外向”“开心”的虚假自我,因此这些关系维持得并不长久。


2017年-2019年10月

· 做了更多的尝试,写公众号、做微商、做社群、线下活动,但是做事的动力依然是“我好不好?别人是否认同?”,很少享受做事本身的乐趣;

· 做了很多咨询,感觉把自己都看透了,有时也表现出乐观积极的状态,但情绪黑洞还是时不时出现;

· 后期断舍离,停停止了线下活动和许多社交,后来社群也关闭了。


2020年疫情期间

· 慢下来,回到生活本身,食物、居所、物品、睡眠、做事的感受;

· 和一些朋友建立了深度的关系,可以分享真实的状态,从虚假的自我渐渐走向真实的自我;

· 加入了方赏老师的成长社群,养成了设立精准目标、记录情绪日记、每日反思的习惯;

· 情绪日记帮助特别大,终于一点点看清楚头脑里在想什么,每看见一点,惯性的反应模式对我的控制就减小一点。


我对自己的了解,又多一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绪日记:一点一点看清,什么在控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