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岁月

豪华版方便面

我的学生时代,是包在方便面里的岁月。

我吃面,从高中一直吃到大学。从“华龙”吃到“三太子”、“甲一麦”,后来又吃上了“华龙新一代”,一直到现在的“福满多”、“金麦郎”“康师傅”。念起这些方便面的名字,如同老朋友一样亲切,在那穷酸寒怆的学生时代,是它们安慰了我那颗饥饿的心。

高中时,吃面吃得倒了胃口,然而,没过多久,我“旧病复发”,与方便面再次成了“铁哥们儿”。吸一下鼻子,使劲闻一闻,刚泡好的面别提多香了!恨不得一口全部吃进去。可一吃起来,完全是另一种味道。口里喊着“上当”,可面已经入肚了。发誓下一次再也不上这个当了,但下一次照旧抵制不了面香的诱惑。

反反复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持续到大学。

到了大学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吃面而言,我只是一般的吃面,别人吃面都吃出水平来了。

舍友阿吉天天都少不了泡面,后来索性批了一箱子面放在宿舍。一到吃饭时,她就像个大厨一样正襟危坐在桌前把面泡上。阿吉泡的面,看着好,闻着香,看她吃面的样子更是美。她吃面是把汤面分开,一边是雪白的面,一边是黄澄澄的热汤。我常坐在一旁,看她一番“风卷残云”,将一碗面吃的一根不剩,然后,气定神闲地喝几口香喷喷的汤。那个舒服劲儿啊!直看得我目瞪口呆,连咽唾沫,实在忍不住了,就讨她一口汤喝。

我们宿舍的人都很纳罕:一样的方便面,一样是学校锅炉里烧的水,为什么阿吉泡的面就这么好吃?实在费解!

大二时,我又在身边发现一个泡面高手——小昭。她泡面的功夫也是上乘的,怎么形容呢?古时候形容一个人的身材好,“增之一份则肥,减之一份则瘦”,用这句来形容小昭泡的面也不为过。她一包面泡出来不多不少刚好一饭盆,泡好的面丝粗壮饱满,水分充足,饭盆里看不到一点多余的水,真可谓恰到好处。

但她的高明之处倒不全在泡出的面,更在她泡面时的心情。每逢把面泡上,她就乐悠悠地坐在一旁,脸上挂着美滋滋的笑,去等着掀开盆盖香气悠然飘出的刹那。她的神情让我觉得:不只是面好的一刻,面好之前的那一段等待也是很美丽的。

直到现在,我都坚持认为:等待是最美的,满含着憧憬,满含着期待,尽管最后的结果也许并不如人所愿。

碗面

碗面也是方便面,但是在我的感觉中,碗面和方便面是不一样的,有着不一样的味道,能吃出不一样的感觉。

去扬州读书的几年,是碗面吃的最多的几年。火车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在火车上实在没有食欲吃东西,碗面有面有汤,自然是火车就餐的不二首选。

常常是晚上六点左右的时候,车厢里就飘起泡面的味道。有红烧牛肉的,还有香辣鸡肉的,闻得人口水长流。忍到不再忍的时候,我就把自己藏了一路的碗面也掏出来,是事先在超市买好的,自己喜欢的口味。等待面好的时刻,是美好的,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火车上。一碗面吃下去,身上每个毛孔都舒服透了。

凌晨五点钟的时候在镇江车站下车,坐了一晚上的车,因为睡眠不足感觉更饿了。稍稍打个盹后,常常会在车站买一盒碗面,而且是香辣口味的。麻木疲惫的胃经过几口辣汤的刺激,似乎也醒了过来,告诉我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如今,已经很久没有坐火车了,也很久没有体验过碗面的味道。

碗面,只有在火车上吃才更有感觉,我一直这么觉得。

                          2021-3-5

就是这个味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便面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