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卓,当《亲爱的》里的“爸爸”孙海洋找到了儿子之后?

以电影《亲爱的》为原型的爸爸孙海洋,终于找见自己的儿子孙卓了,丢失时,孙卓4岁,14年过后,父子团聚。和《失孤》里的原型郭刚堂一样,作为父母来说,是喜出望外的,而于孩子,则身陷两难。

1.孙卓的感受

接受起来,总需要些时日。一方面,知道养父母曾经的做法是不对的。一方面,和亲生父母又已无感情。

事实总归是事实。要如大众所期,回归亲生家庭,非一朝一夕的事。突然抛却了养父母,一时间也办不到。怎么办?只能一人托两家,既尊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又不至于让关心他的人,关心这件事的心寒。毕竟,《亲爱的》这电影,那么多人看过,孙海洋被那么多人知晓,如今,孙卓又被大众所关注。

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一个孩子身上,变成了一座山。跃过山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2.大众眼里的孙海洋孙卓

还不要说孙海洋郭刚堂这样,跨度十来年二十年这样找儿子的事,作为家务事来说,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

大众眼里,团聚必然是好的,相认然后一起生活必然是好的。黑便变黑,红便是红。像非洲各个国家的国境线,尺子划到哪,便是哪。可其他国家并非如此,也不会如此。

站在旁观者清的立场上,自然好做决断,自然是非清楚。但如果你代入孙海洋的视角,代入孙卓的感受,代入其养父母看法想法,事情复杂不说,没人能给出来什么是标准答案。

观众是看热闹的,日子是他们自己的。以后日子过的舒服与不舒服,只有他们知道,但寒了大众的心,他们迎接的,将是网暴,或不再安生的日子。


代入大众的期代,当事人愿不愿意,也要给大家个交代,至少作作样子,要不然,后果很严重。

3.怎么杜绝拐孩子这事?

你看到了,曝出来的打拐事件,翻的都是旧案,是给时代偿债,因为,那时侯,网络还没那么发达,摄像头还没那么多,城市化城镇化还没那么高的完成率。更为重要的事,父母对孩子,没那么上心。

可如今,情形骤变,孩子成了每个家庭的重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被家庭看到,被学校看到,除了进学校,几乎不离开家长的视线。

拐子们钻空子的机会,大大减少,成本飚升。需求端来说,随着城市化,重男轻女的观念也在悄悄逝去。

像查酒驾一样,未有处罚,未有量刑,人便没有怕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刑之下,必不敢越雷池。


大众想知道孩子找见了,一家人团聚了。更应让大众知道的是,拐子们被判了啥刑,买儿买女的受了啥惩罚。

没有买卖,没有伤害。

禁了需求,买卖才不会成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卓,当《亲爱的》里的“爸爸”孙海洋找到了儿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