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自我边界》

这是我的第1篇读书笔记。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边界,很多矛盾都源自于边界模糊或者越界。

人对边界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

刚出生的婴儿,分不清谁是我?谁不是我?他会认为母亲跟自己是同一个人。他认为母亲就是他的自我,因为他的视力范围只有20公分。而母亲抱着孩子看着孩子脸的时候,这个距离恰好就是20公分。

随着孩子长大一些,他对自我边界慢慢清晰。

知道了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再长大一些,知道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个成长的过程就是人自我边界的清晰化的一个过程。

但是随着人长大之后呢,人的自我边界不仅仅是这种客观的边界,它还产生了主观的边界。什么是主观的边界呢?

咱们举个例子,比如说问你,你最亲的人你最亲的血缘关系是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可能是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也可能会说是你的兄弟姐妹。这个取决于你自己,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个就是主观的自我边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对自我边界的理解。比如很多人会说我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请不要打扰我。

但是人非常喜欢越界。

第一,人喜欢打标签,划分类。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个标签。但是人往往总是只看一个标签。

第二,人都热衷于控制。好为人师其实就是控制欲。你做了一个行为,然后别人做了一个你预期的行为,你有了一种控制感。

第三,通过期望。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学生,领导对员工的期望等等。

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是10个有9个是有私心的,这种私心就是我自己当时没有实现的梦想,我想让你替我实现。每个孩子他有他自己的个人自我边界,有他自己的空间,有他自己的爱好,而你年轻的时候你没有完成的梦想,那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为什么非得用望子成龙这样的一个外衣,这样的一个借口去逼迫孩子去帮你实现你的梦想,你想一想这是不是特别邪恶的一件事情?是不是在越界?是不是在控制?

这里面对孩子的发心很重要。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孩子?

怎么做才能更好处理人际关系呢?

给别人留下足够个人空间,不越界,我们有意识的控制自我的时候,这个关系就会变的越来越融洽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

远和近的恰当距离。

了解了自我边界之后,我们知道了自己的情绪是怎么来的,是因为别人的越界,界限被别人破坏。

而同时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注意如何更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尽量不要去打扰别人的个人空间,怎么样不去越界的情况下拥有我们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一切良好的人际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自我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