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225-1小雅•鱼藻之什•都人士(一)

《都人士》为怀旧诗。


  •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 那位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亮黄黄。他的容貌没改变,说出话来像文章。回到西周旧都城,引得万民仰首望。

  •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 那位京都的人士,头戴草笠缁布冠。那时娴雅的子女,稠密头发如丝绦。不见往日的景象,心里郁闷又苦恼。


都人士:京都人士,大约指当时京城贵族。一说“都人”即“美人”。
黄黄:形容狐裘之毛色。
:仪容风度。
:言谈有文采。
:仰望。

台笠:苔草编成的草帽。台,通“苔”,莎草,可制蓑笠。
缁撮:黑布制成的束发小帽。
绸直:头发稠密而直。绸,通“稠”。
如发:她们的头发。
:同“悦”。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color{gray}{(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 “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其中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鱼藻之什》: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绵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225-1小雅•鱼藻之什•都人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