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笔墨不读书——《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之七

第7章《写读后记》,文章共有11篇文章。

想要写好读后记,先要想想这样几个问题:你是出于什么目的读书?为什么选这本书?你读书的经验方法有什么?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我觉得他的针对性很强,就是给教师的写作建议,而这正是我想要的。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之所以会选这本书,是因为小尘老师在“一起写吧”群里发起了一个寒假共读计划,我是一个很容易就半途而废的人加入这个共读计划,果断下单,然后和大家一起每天读书打卡,倒逼自己读书、写读书笔记,连续7天了,我觉得还好,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我没有多少读书的经验,就是每天读一部分,或者是一章的内容,或者是半章内容,划出其中对我有启发、有共鸣的句子,写下来后就引申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两个读书观点:

第一,不要被动读书,不读“二手书”。

没有什么事能比阅读更划算,投资回报率更高的。播下一个理念,得到一种行为,养成一个习惯,涵养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订阅了得到的听书栏目,每天听一本书,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口中的“二手书”。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看到的书会很有限,通过这种听书的方式可以了解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一些知识,自我感觉收获很多。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就会多听几遍,或者买来书认真阅读。

第二,做出规划,有目的的读书。

2022年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就是低头教学,埋头看书。为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我肯定要埋头读一些对教育教学有益的书籍。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书是一种工具”,把书当成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带着比较明确的目标去选择书、读书。

《独立解读教材,做好教学设计》通过阅读这一节,我感到这位作者还是很务实的,他知道我们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所面临的处境是什么样子的。每所学校都会有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成果就是要拿出导学案,而导学案里几乎全是习题。而我们真正缺少的就是解读教材,同时为做好教学设计多读一些书。看得出作者应该是位语文老师,因为他提出了很多语文可以借鉴的书目,可是数学老师或者其他科目的老师应该读哪些书目并没有建议,这也正是我们这些科目的老师所缺乏的。“不要每天只是挑水,而要为自己掘一口井”,“围绕教材多读书,读哪些书?”是我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构建好自己的课堂》,告诉我们课堂是教师的立身之处,教师一定要去研究课堂,在教学上有所探索,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见风格。边实践,边读书——这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最高效的方法。

《确立自己的教育信念》,一个鸡蛋从外面打开是食物,从里面打开是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职业倦怠,面对职业倦怠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修行——重新赋予职业新的价值和意义,怎么修行就要借助外来的智慧,打破自己以前对教育的认知,重建教育职业观。读书就是我们修行的最有智慧的途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