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虎去买鱼,一条鱼15元,想到家里没有姜了,跟商贩说:“顺带送一块姜吧。”商贩没给。
马小虎不甘心:“一小块就可以。”
商贩摇摇头笑了:“小伙子,姜比鱼贵,小本买卖,赚不了几个钱。”
马小虎皱着眉头,不快。
付钱的时候,灵光一现:“老板,那鱼便宜两块钱吧,都是老顾客了,以后常来的。”
最后,商贩虽无奈,但真的给他便宜了2块钱。
马小虎浅笑,接过鱼和退回的2块钱,停顿几秒,把2块钱又递给了商贩:“老板,再要1块钱的姜,一块钱的葱吧。”
商贩笑了,欣然接过那2块钱,挑了一块姜,一小把葱递给马小虎。
马小虎也笑了。
吃过晚饭后,马小虎回想刚刚和鱼贩的故事,不由地想起了大学的经济学导师。
原来,这就是导师讲过的,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
开始的时候,马小虎买了一条鱼,请求鱼贩顺带送一块姜;鱼贩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所以拒绝了马小虎的请求。
后来,马小虎用鱼贩优惠的2块钱重新向鱼贩买了姜和葱,鱼贩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感觉指数为2,所以欣然接受。
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商家搞促销活动“买一送一”的招数上,消费者认为有一件商品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商家不过是把两件商品的价格整合在一个商品上进行促销罢了,消费者觉得赚了,就是因为受到心理边际的影响。
马小虎遇到不肯送姜的鱼贩,适时地选择改变自己的方法,换一个方式去做同一件事情,过程不一样,但是目标还是一样的,最终效果也是殊途同归。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上,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新的挑战。
学生遇到解不出来的难题时,不必苦恼,也不必自暴自弃,变换另外的思考方式,重新寻找新的解题思路,也许结果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在职场,遇到工作瓶颈时,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事兼好友雅米是总经办助理,90后的她做事已经非常老成稳重,是老板的得力助手。
有一次,我接到一个任务,要策划一个新品推广方案,初稿频繁被驳回并修改了多次,老板还是不满意,觉得方案还没有找到消费者的痛点,对产品卖点的挖掘还不够深刻。我当时就蒙圈了,连续几天熬夜翻找资料,参考成功的案例,依旧找不到方向。
雅米知道我的困境后,约我吃饭,我当时因为几天废寝忘食找灵感无果,有点丧,但还是赴约了。
饭桌上,我们都是闲聊家常,没有谈及工作;一顿饭下来,倒也吃的轻松愉快。
准备各自回家的时候,雅米问了我一个问题:
“假设你遇见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你第一时间会做什么?”
“自然是带回家好好喂养,卖蛋致富。”我不以为然的回答。
“不,还有其他做法吗?”雅米追问。
“难道是杀鸡取卵?”我玩笑回答。
“不对,你第一时间应该扇自己两巴掌,让自己清醒一点。”
我恍然大悟。
是啊,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会下金蛋的鸡,是我陷入雅米的假设中,忘记了理性。
不论何时,我都应该现实一点,要敢于跳出惯用思维模式,将自己独立出来,成为局外人去审视事件的本身,做方案也是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需要从策划者的身份中跳脱出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从产品卖点出发,用华而不实的想法包装卖点。
于是,我被点醒后,告别雅米回去重新梳理了方案,很快就找到了新的亮点,终于在第4次修改后,被老板采纳了。最后,方案效果还不错,比预期要好。
事实证明,一条道走到黑或者钻牛角尖不懂变通是会吃亏的。走向成功的路不只一条,这条行不通,那就换一条道走。
通常很多事情也是换一种方式,结果就不同了。
人生路上,墨守成规不现实,与时俱进,灵活变通,善于改变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聪明如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