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就应该是轻轻松松、充满乐趣的

不知道你以前或者现在是不是这样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后一个人坐在安静的房间,一心一意地复习白天的功课,反复背记重点的公式和段落,死死盯着数学难题誓要一举攻克。就这样一天天按照老师和大人的要求刻苦学习,却总是会在考试中出现“意外”情况,明明记着的、学过的知识怎么就答错了?下一次更加认真刻苦,下一次继续“意外”不断。

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那些不用多少功夫的人,却能轻轻松松拿个好成绩,难道真的是自己天生不如人聪明?还是自己的方法不对?

现在终于知道,的确是自己的方法不对。而最好的学习方法恰恰与此相反。研究发现,频繁更换不同的学习地点,每次学习相互关联的一堆大杂糅,效率反而更高。

这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但事实就是如此。想一想那些整天看起来不慌不忙的“天才”吧,他们总是学的更快、记得更准确,却并不像我们一样认真到没有时间睡觉,难道真的是他们天生就聪明无比、过目不忘吗?

科学研究不支持有人天生更优越的假设,他们可能只是使用了一些更高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一起,去发现那些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吧。

打破学习的好习惯

经过科学的反复研究和验证,已经证明,环境的还原和内在心境对记忆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考试之前要熟悉考场,在与自己学习环境相同的场地考试,成绩往往会更好一点的原因。

所以,更高效的学习诀窍就是,不要固守在一个地方,多变换几个场景,这样不仅增加了在回忆时候的提示,还能让你降低对环境的依赖。

拉开时间间隔

“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方法的确有用,因为这是很多人用考试成绩证明了的。但问题是,这种记忆不长久,考试过后很快就会忘记。

而在“间隔效应”的作用下,分散式学习更有助于学习和记忆新的知识。

建立并维持一套外语词汇、科学概念或者其它信息资料,最佳复习间隔是:第一次学过之后,一两天之内复习一次,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复习,过一个月再复习。之后复习时间可拉的更长。

也许有些人还是钟爱自己“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最后成绩可能并不比采用“间隔效应”的差,但是,请记住,时间间隔最主要的功效是让你的记忆保持的更长久。

先考试后学习

考试不应只是测试成绩的目的,考试还是一种学习,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我们以为今天轻易记住的东西,明天后天都能够记得住。但事实是,你以为你记住了,一扫而过的看看感觉都很熟悉,实际上并没有,这是你的误判,是“熟练度错觉”。

而克服这一误判的最好方法就是考试,也叫做“记忆提取练习”,包括背诵、测验、考核、讲述等手段。大脑要提取一遍已经学过的东西,其付出的努力比直接重读一遍或者重学一遍要大的多,正是这份额外的努力,进一步增强了其储存和提取的能力。

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发现,如果想要把一篇文章、歌词、一堆诗词名句记到脑袋里面,最快的途径是:先花1/3的时间去学去记,剩下的时间则要用来凭记忆背诵

那考试的最佳时机呢?越快越好。学过之后以考试的形式立即复习,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因此应该多多增加考试频率。这时候的考试,更应该作为一种辅助学习手段。

还有一种考试形式——预考,也是很好的一种辅助学习手段。预考不同于复习,而是在新内容没有学习之前先组织进行考试,当然,你会被“烤”的一塌糊涂,但这不是目的。预考的意义在于它让你知道哪些是要更加以注意的重要概念,从而可以提前去思考如何搞定这个课题,有助于之后的学习。

孵化

大多数人都有过突然的顿悟时刻,也就是被某个难题卡住绞尽脑汁的时候,突然有了灵感,就像是顿悟一样。而从被难题卡住到豁然得解的过程,大脑里实际做了什么?头脑中那关键性的顿悟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

研究发现,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放手之后、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出现。一次整的顿悟体验一般会经历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准备期。这段时间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关键是你已经尝试了各种办法,黔驴技穷了。

第二个步骤是孵化期。你开始把问题放到一边,休息休息、去做其它的事情。但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并没有完全弃之不顾,在你的潜意识里面,还在继续围绕着那个课题工作。

第三个步骤是顿悟期。这就是“啊”的那一刻,出乎意料的答案跳出来了。很多人都体验过这一刻有多美妙。

第四个步骤是验证期。主要是核实结果的可行性。

在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孵化期。难题从意识进入潜意识,没有了大脑意识的束缚,潜意识有了自己去琢磨的机会。它可以跳出思路的限制,站在更远的地方、看到更大的范围。在孵化期中,大脑在意识觉知之外会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寻找任何与解决问题相关联的信息。

那么,什么样的放松或者是休息最有效果呢?因人而异,并没有固定的方式,可以是纯粹的什么都不干,也可以是玩玩游戏之类的轻休息,也可以是干点其它的事情。时间稍微长一点(20分钟左右)比短暂更好一些。

渗滤

你肯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正在完成一件工作,马上要到最后的时候,有人过来跟你聊天,这时候你一般都会让对方等一等,如果实在没办法,就算你在聊天的时候,心里也一直惦念着就要完成的工作。

这就是蔡加尼克效应,越是在关键时刻被“最糟糕”地打断,对那件事情的记忆越长久。

而这件未完成的事情或者目标,会在半意识或者是潜意识中调动起我们的感知、思维甚至是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这时候,我们能“听”到什么,就取决于此时的需求和焦虑,再加上有意识的反思,就满足了渗滤的所有要素。

所谓渗滤,关键就在于一直保持着心神的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起我们的头脑来,关注跟手中那份未完成项目相关联的一切,随时采集各种对外界的感知,并感悟自己内心的反思。

所以,被打断,并不是那么可怕的魔鬼。如果你要完成一项比较繁杂的任务,不要拖着最后一刻才猛冲向终点,你可以先开始做上一些,这时候它就已经在你的头脑里面了,也就更容易继续往下做了。

交替

研究发现,对单一而重复的集中训练的搅扰,使得训练者不得不一再做出调整,这看起来使进步缓慢,但却培养了总体上的灵活应变能力,更由此而提高了某项特定动作的准确度。

交替学习的功效就是让大脑准备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果在训练或者学习过程中,合理地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既可以避免不断重复一个动作时的熟练度错觉,又可以在交替过程中发现彼此之间的细微差别,强化应变能力,使我们更彻底地掌握每一项内容。

交替学习不仅不仅能用于运动和感觉系统的练习,同样可以用于数学等学术方面。关键地方就在于,一定要把新学的科目或技巧跟学过、练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的内容混合到一起。

知觉学习

为什么国际象棋大师能一眼就将整个棋局刻在脑袋里面?伟大的棒球手在球出手的那一刻就能判断出它的轨迹?人们把这叫做“好眼力”,认为那是天生的。

其实那是他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犯错、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才培养出来的直觉。但对于没有那么多精力投入、却也想拥有一副好眼力的普通人,有一种廉价的、速成的土办法。

那就是知觉学习。在知觉学习过程中,大脑是自主的,没有外力作用,它会通过眼睛鼻子等感官系统去搜寻正确的信息,并为其打上标记,同时过滤掉其余信息。因此,那些具有“好眼力”的高手们,看到的只是他们需要的,排除了不必要选择,可以在瞬间做出判断。

知觉学习的基本要点是:节奏必须要快,要让视觉等知觉系统快速的运转起来,让认知系统和思考系统同样都快速运转起来,你只管去浏览大量的例子就行了。在这之中,加入交替学习的方法,你不用动脑就能够掌握你需要的能力。而知觉一旦形成,它只会越磨越亮。

睡眠也是一种学习

经过反复观察研究,科学家发现睡眠可以大致分为4个阶段和一个快速眼动阶段,大脑的睡眠周期便由这5个阶段循环而成:从第1阶段进入第2阶段,再深入第3阶段,沉入第4阶段,之后开始上浮,回到第3阶段、第2阶段,之后再回到快速眼动阶段。

原来大脑并没有“停工”,那它究竟在忙些什么呢?

大量证据证明,睡眠能增强你对前一天所学内容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它还可以辅助你的词汇学习、单词配对、逻辑推理,甚至能有助于你工作中的陈述报告、学校即将到来的考试,等等。

在失去意识的停机状态,大脑实际上是在澄清记忆、深化技能,从本质上说,睡觉就是学习。

应该怎么睡因人而异,但“夜班理论”可以帮助个人进行优化调整。

第1阶段:起头阶段,很难明显界定其作用。

快速眼动阶段:主要进行模式识别,帮助我们感知在白天思维中显现不出来的各种关系,以及创造性难题的解决。还有助于诠释带有感情色彩的记忆内容,因此快速眼动阶段也被形容为“夜间心理治疗期”。

第2阶段:主要是有助于运动记忆,包括体育、机械技能学习等所有不同类型的运动学习。

第3和第4阶段:是延长记忆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对刚刚新学的数据、信息、词汇、姓名、日期、公式等的记忆。

实践了那么久的传统学习方式,尝试尝试作出调整,你可能会收到惊讶的效果。如果对文中的方法感兴趣,强烈推荐你读一读《如何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就应该是轻轻松松、充满乐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