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学会一种外语,你就会多出一种人格?

原作 | Francois Grosjean

来源 | Psychology Today

翻译 | 一隻鹿


第一次注意到人格可能会随着语言改变是在大学时候的外教课上。平时一个十分高冷寡言的小伙伴每到自由讨论的时候就变得迷之健(hua)谈(duo),往往一个人就能扛下整个组的发言时间。平时连食堂都很少去的人,竟然还会主动约大家和外教小姐姐一起去喝下午茶。

直到回国前小姐姐都还在夸TA热情好客,殊不知在说汉语的时候这位朋友简直惜字如金,高冷似冰——所以,究竟说英语会让我们变得外向吗?还是另一种语言释放了人们本来的隐藏人格呢?看看瑞士语言学教授Francois Grosjean是怎么说的吧~

PART I

小伙伴A:“当我跟英裔美国人在一起说话时,我觉得自己时不时就会感到很尴尬,而且说话的速度也变慢了……但是当我跟别人用西班牙语说话时,我就一点也不感到害羞,相反,我变得机智又外向,比说英语的时候对人更友好。”

小伙伴B:“当我在说英语的时候,我的语调是放松的,整体的谈话更有礼貌,经常会用到‘请(Please)’‘不好意思(Excuse me)’这样的词。但是当我在说希腊语的时候,我说起话来就非常的单刀直入了语气变得焦急,整体显得有些粗鲁。

小伙伴C:“我发现自己在说俄罗斯语的时候,整个人会变得更软萌也更温和(more gentle, softer person)。说英语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有些咄咄逼人,跟人打交道时更生硬一些。”

图片来源:网络


上面这几个会说两种语言的小伙伴是在开玩笑吗?难道他们在变换语言的时候,人格也跟着变化了吗?这并不是没可能的,毕竟,在捷克谚语中,的确有“学一门新的语言,纳入一个新的灵魂(Learn a new language and get a new soul)”的说法。

虽然现实中很多双语使用者都报告说自己在用不同语言说话时,自己的性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很少有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一探究竟。伯克利大学心理学系的爱尔文-特里普教授(Susan M.Ervin-Tripp,1927-2018)在她早年的学术生涯中,曾进行过这样一项研究,研究中她招募了一些日裔美国女性,并请她们分别用日语和英语来补充一些没有写完的句子。

她发现根据她们所使用的语言的不同,这些日裔女性给出的句子结尾有非常大的区别(Ervin, 1964)。举个栗子,同样是以“当我的个人意愿与家庭冲突(When my wishes conflict with my family)”开头的句子,一位日裔女性的日文版结尾是“...那将使我感到十分悲伤(...it is a time of great unhappiness)”而这位女性的英文版结尾则是“...我会做我自己想做的(...I do what I want)”

四十多年后,柏鲁克学院的大卫·卢纳教授和同事们又进行了另一项实验,实验中他们请一些西班牙裔的美国女大学生用西班牙语对几则以女性为主题的广告进行诠释,六个月之后,再用英语对同样的广告进行诠释(Luna, Ringberg, & Peracchio, 2008)。研究者发现当学生们用西班牙语来诠释这些广告时,广告中的女性被认为是独立的、开放的新女性,而当同一批学生用英语来诠释广告时,广告中的女性则被认为是依赖性更强的、更顾家的传统女性

无论是文章开头的双语使用者们所描述的个人经历,还是后面提到的研究者们的研究结果,都让我对语言与个性之间的联系深感奇妙。我注意到大部分生活在单一文化中的双语使用者们其实并没有为这种现象感到困扰。

但是生活在混合文化中的双语者呢?就像我在《双语人生》(Bilingual: Life and Reality)中这本书中提到的,我们所观察到的所谓“人格的改变”可能仅仅是随着文化场景变化而相应出现的一些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研究中的那些生活在混合文化中的双语者其实只是在不同文化情境下,表现出了相应文化所期待的行为态度

通常,双语使用者在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生活情境时会相应地变换所使用的语言来适应环境。不同的情境会触发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人们所体验到的“人格的改变”更可能是一种对情境的适应,而不是语言本身的变换导致的人格结构的变化。

想想我们跟好朋友说话的方式,以及在TA面前的行为表现;然后想想我们在面对一位上级(例如校长、宗教领袖或者领导)时,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又是如何的。在上级和好友面前,我们的表现、态度,以及感受很大概率是不同的——对象和情境不同所以我们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也不相同——虽然我们说的语言并没有变换。

对双语使用者来说同样如此,只不过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同样改变了而已。换句话说,是环境、文化,以及谈话对象的改变而非语言变换本身使得双语者的态度、感受,以及行为(包括使用的语言)发生了变化。从根本上来看,语言和人格之间可能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一个会说英、法、德语的瑞士小伙伴曾告诉我一句话,把它放在这里做结尾可能再合适不过了:“当我跟我的妹妹用英语、法语,或者是德语交流时,我的人格并没有发生改变。然而,根据我们当时所处的地方不同,我俩可能会根据当地习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

 PART II

在第一部分中,我讨论了关于双语使用者的人格是不是会在他们变换语言时随之改变的问题。我引入了一些双语使用者的个人经验,也介绍了两项相关的实证研究——它们似乎都表明人格的确会随语言的变换而变换。随后,我提出可能是环境和谈话对象的不同导致了言行举止上的变化,而不是语言变换本身。话句话说,人格和语言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文章的第一部分发表之后,我收到许多的网友评论。关于是否有人格结构的改变这一问题,网友们(很可能都是双语使用者)看法不一。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人格没有改变,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有改变。面对这样的分歧,我并不觉得很惊讶,因为即使是研究者们自己对此至今也还没有定论。

图片来源:隋凯模仿秀

一个“人格改变论”的支持者认为,有时候人格与语言之间是存在直接关联的,而非只能通过环境与谈话对象等中间变量来互相影响。他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初始的间接因果关系可以发展成为一个直接关系”。随后他引用了巴普洛夫的经典实验,即狗不仅会因为食物(非条件刺激)分泌唾液,建立条件作用之后,也会对铃声(条件刺激)产生反应而分泌唾液。

他的这一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另一位网友提出的现象。这位网友发现她的一位老师在说一种语言时非常的严厉甚至还有点可怕,而在说另一种语言的时候则表现得更为友好可亲。这位网友还说:“如果你正在被这位老师训斥,那么想办法操纵你们之间的谈话从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你就能很快脱身了!”

虽然在人格改变的问题上大家意见不一,但大多数网友都赞同在不同情境下,面对不同的谈话对象(可能引起语言的变换),人们会有不同的行为态度和表现。因此,混合文化中的双语使用者在必要的情况下会改变言行举止来适应环境,而并没有改变自己的人格结构。对此,一位网友说得很好:“并不是我们的人格变化了,而是当我们在使用一种语言时,我们人格的某一部分无法像我们在使用另一种语言时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已”。

图片来源:《千年敬祈》

就像另一位网友所说的,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同时采用外显和内隐测试来考察人们的态度和自我概念——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善于判断自己在变换语言时是否“感觉不一样”。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Ożańska-Ponikwia(2012)考察了为什么一些人感觉到了人格变化而另一些人没有的问题。

她请100位双语使用者参加了自己的研究,他们中有的人从小就会说两种语言,有的是移民之后开始学习第二种语言,还有的是在其他国家待过很长时间的大学生。她请这些人分别用两种语言填写人格问卷,并且请他们在一个自编量表上打分,量表中的题项包括“我觉得我在说英语的时候变成了另一个人”“朋友们说我在用英语说话时,会变得不像我自己”。

她发现,只有那些情绪技能和社交技能足够好的人才能注意到自己在变换语言时会跟平时的自己有所不同。她认为,一些人在变换语言时,没有报告行为、感知,以及表情达意的方式上的不同并不是因为这些变化不存在,而是这些人没有注意到这变化。她猜测,只有情商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才能注意到自己在变换语言时,人格和行为方面的改变。

图片来源:《十三邀》

就个人而言,我是十分乐意看到未来关于这个问题能有更多的研究发现。这不只因为我本身是语言学专业的教授,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双语者,万一我是属于“情商不高”的那一类,这些发现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变换语言时的行为变化~


References

Ervin, S. (1964).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topic, and listener. In John Gumperz and Dell Hymes(eds.),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special issue of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6, Part2, 86-102.

Katarzyna Ożańska-Ponikwia (2012). What has personality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o do with 'feeling different' while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5(2), 217-234.

Luna, D., Ringberg, T. & Peracchio, L.(2008). One individual, two identities: Frame switching among bicultural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35(2), 279-293.

Grosjean, F. Personality, thinking and dreaming, and emotions in bilinguals. Chapter 11 of Grosjean, F. (2010).Bilingual: Life and Reality.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学会一种外语,你就会多出一种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