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系列——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强还原剂,在2位和3位碳原子之间烯醇羟基的氢可游离成H⁺,故具有酸性。天然存在的维生素C有L和D两种异构体,后者无生物活性。

吸收与代谢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吸收量与其摄入量有关。摄入量为30~60mg时,吸收率可达100%;摄入量为90mg时,吸收率降为80%左右;摄入量为1500mg、3000mg和12000mg时,吸收率分别下降至49%、36%和16%。维生素C一旦被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

正常摄入量情况下,体内可储存VC 1~2g,最大储存量为3g。浓度最高的组织是垂体、肾上腺、眼晶状体、血小板和白细胞,但是储存量最多的是骨骼肌、脑和肝脏。

VC主要经尿液排出,肾脏具有调节VC排泄率的功能,当VC达饱和量时,排泄量增多,当组织含量不足时,排泄量则减少。汗液、粪便也有少量排出。

生理作用

1.参与羟化反应,从而参与多种重要物质合成或分解过程

①促进胶原合成

②促进神经递质合成

③促进胆汁酸、肉碱等合成,降低胆固醇

④促进有机物或毒素羟化,帮助解毒。

2.促进氧化还原过程

①促进铁的吸收

②促进机体甲基化功能:促进无活性的叶酸还原为有活性的四氢叶酸

③维持巯基酶的活性

3.增强机体免疫力

维生素C能促进机体抗菌活性、增强NK细胞活性、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趋化作用、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上用于心血管疾病、病毒性疾病等的支持性治疗。

4.抗氧化

可以维持血红蛋白的还原状态,恢复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影响细胞内活性氧敏感的信号转导系统,从而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促进细胞分化。

缺乏表现

维生素C缺乏病起病缓慢,自饮食缺乏到发展成维生素C缺乏病,一般历时4~7个月。

常见症状:体重减轻、四肢无力、衰弱、肌肉关节等疼痛、牙龈红肿、牙龈炎、牙龈出血、间或有感染发炎、皮肤瘀点(斑)、鼻出血、食欲减退、面色苍白、食欲减退、免疫低下、伤口愈合不良、黄疸、发热等,有些人泪腺、唾液腺、汗腺等分泌功能减退,引起类似干燥综合症的症状。

孩童常见症状:易激动、体重不增、倦怠、食欲减退、四肢疼痛、肋软骨接头处扩大、低热、呕吐、腹泻等。

另外,一次性口服数克时可出现腹泻、腹胀、溶血等症状。

食物来源

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C,因此需要膳食提供。主要食物来源是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中以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韭菜等含量丰富;水果中以酸枣、鲜枣、草莓、柑橘、柠檬、猕猴桃等含量最多;动物内脏中也含有少量维生素C。

加工注意事项:VC易溶于水,不易长时间水中浸泡,先洗后切;宜急火快炒;避免使蔬菜和铜器接触。

易缺乏人群

①特殊人群:如孕妇,乳母,婴幼儿,老年人;

②从事特殊作业人群,如重体力劳动、部队人员、运动员、航空航天、潜水航海、接触有毒物、放射物工作、矿工等;

③食物缺乏新鲜果蔬,偏食挑食者;

④慢性疾病、严重外伤患者;

⑤消化功能紊乱、长期腹泻者;

⑥生活不规律,或压力过大、抽烟酬酒等;

⑦长期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如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降钙素、阿司匹林、矿物油等人群。

你可能感兴趣的:(营养素系列——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