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晒太阳!

元旦节,不知道去哪儿,好像哪里也不能去,回老家就显得那么理所当然。从县城到乡镇也就二个小时的路程,那种客班车的空间狭小逼仄,司机总喜欢嚼着槟榔,透着一股刺鼻的味道,让人透不过气来,又不好开窗,旁边的老人,估摸着将压底箱的棉袄都码在了身上,尚未开窗,他便咿咿呀呀地叫苦不迭,仿佛寒风透彻,让人直哆嗦。得了吧!我就捂着鼻子,依靠车窗,晒着暖儿,颇为惬意,车窗外的景致,显得有些肃杀了,树枝光秃秃的,稻秸杆渐渐腐败,花草已枯萎落幕……日头渐暖,农户纷纷在纱窗布上晒着擦菜子、萝卜皮、红薯片子……都是正宗的乡里特色小吃,望着主家嚼得津津有味的神情,味道相必棒极了!在我的印象中,擦菜子下饭,萝卜皮煮肉,油炸红薯片,都是我心仪已久的美食,逢年过节,都会尝尝鲜儿,陈香味美,甜润着我们那五彩缤纷的岁月。如今,母亲每年都会晒秋,施展着她的手艺,不管是油炸红薯干,腌制辣椒萝卜,还是酿制糯米酒,或者打糍粑,都会将纯正的手面功夫施展得淋漓尽致,那味道,浓郁清香,让人回味无穷,这大概就是妈妈的味道吧!

从老家车站下来,脑袋昏沉,饥肠辘辘,这个时候,我就想到四嫂子的米粉店去吃碗热腾腾的米粉。她的米粉纯手工制作,显得宽厚,味道纯正,嚼起来,有奔头,关键熬制的那锅汤,特别地道,有牛肉、陈香、八角……再撒把香菜,热腾腾地,滋溜着。整个饭店特别陈旧,墙皮渐渐脱落,木桌已经擦洗出泛黄的颜色,灶台还烧制着藕煤,一盏一百瓦的白炽灯将房间内照得通亮,橘黄色的光,透着一丝暖意,仿佛是90年代的乡下放幕布电影的那种场景,少了一丝躁动和独白而已,只有四嫂子在那当儿,下着粉儿,颠着勺儿,弄好了!就置一嗓门:热腾腾的粉面好了哟!撒葱加料随意哈!……分量足,味道美,关键五块钱一碗,还有火炉子御寒,添勺辣椒,往往吃得人直冒汗芯子,大呼过瘾儿。父亲经常光顾,喝口小酒,聊以慰藉,而我吃碗热腾腾的面,暖暖胃,颇为知足,也很欣赏老板娘那股能干劲儿,手脚灵便,能说会道,那股热乎劲儿,很邻家,手艺不错,关键心眼儿实,五块钱一碗的面管饱管够,还时不时地添勺肉沫芯子,打打牙祭。只要回老家,都会去她的店里走一遭,吃碗热腾腾的面,也是一份难得的惬意嗬!

一个人走在小镇,感觉人们还是跟以前一样,爱喝漫酒,扯皮子,更爱搓麻将,整条街,除了有关衣食住行的店铺,大多都是娱乐室,里面烟雾缭绕,麻将搓得霹雳啪啦响,手气好,敞开怀怀儿笑;手气差,就闷不做声了!里面嘈杂不已,热气腾腾,户外倒有些冷清与落寞,人迹罕至,除了两只流浪狗,摇曳着尾巴,寻觅着食物之外,店铺的老板,都一脸疲倦地坐在火箱上玩手机,无一例外地刷着短视频,消遣着时光。我心里盘算着,给爷爷奶奶买一些啥?他们老了,腿脚不便,上街无疑成了奢望,每次回家,都会捎带一些东西给他们,砍两斤新鲜排骨,一斤五花肉,外加一条大头鱼,至于绿豆糕、麻花卷、葵花籽……或多或少,都会买点儿,花不了几个钱的,一份心意而已,望着他们吃得愈发欢实的样子,内心颇为知足。年老的时候,都渴望陪伴和照顾,至于其他已无关紧要,常回家看看就中!每次回家就帮爷爷奶奶,刷洗鞋子,打算卫生,清洗床单,晒被褥……忙一铺,整个人透着一股肥皂的清香,风吹过来,反而不觉得冷了!多劳动劳动,挺充实的,权当作体能训练吧!

午饭过后,日头渐暖,艳阳高照,阳光窝在脸上,颇为舒爽。爷爷奶奶怕冷,不敢在户外逗留太久,生盆火,紧挨着,将全身烤得热乎,才觉得舒坦。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要多晒太阳,祛除身上的霉气。老躺在火箱上,耍手机,没什么意思。一个人坐在木椅,或者洗衣板上,望着浩浩长空,听着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啃着红薯片子,晒着暖儿,难得清净,颇为惬意。电视机里的花鼓戏调子,缓缓到来,熟悉的旋律,总能勾起一丝哀愁。以前,不喜欢这样古板的样板戏,浓妆艳抹,唱腔独特,让人摸不着头脑。现在,内心有了故事,也有了一些情调,听起来,仿佛字字走心,唱者无意,听者有心,眼眶开始湿润……太阳晒得人发痒,小黄狗开始蜗居在我的脚下,打盹儿!这是我今年四月收留的流浪狗,它很忠诚,也很讲义气,我每次回家,都会“汪汪”地迎过来,让我轻轻地抚摸着它的毛发,柔顺,透着一股浓郁的皂香,然后用好吃的东西,骨头架子,招待它,它开心地摇曳着尾巴。此刻,它安详地睡在我的脚脖子边,花鼓戏的曲调已剧终,在阳光下,睡意袭来,让我眯缝着眼,只想美美地睡一觉,醒来又是美好如初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老家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