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函数曲线

  金观涛华国凡著,《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23

第四章 质变的数学模型

4.4 稳定机制:稳态结构的数学表达

6、势函数曲线

  除了动态图,人们还经常用势函数曲线来表示稳定机制。
  物理学认为,自然界存在的任何物质从能量上讲必须具有稳定性。比如两个氢原子组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氢原子之间的距离必定是势能最小的距离R(图4.6)。这样的结构是氢分子结构中最稳定的结构。为什么呢?因为干扰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氢分子的能量(由原子之间的距离R决定)比邻近结构高,那么任何一点外界干扰都会使氢分子发生变化,放出能量,原有的结构也就不能稳定的存在。氢原子之间的距离最终将趋于势能曲线洼的最低部,达到稳定态。


图4.6 & 图4.7

  图4.6这条曲线又被称为氢原子距离的势函数曲线。
  势函数具有广泛的意义。对自然界不同的过程,势函数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对于水的物相,势函数是自由能Z,它的势函数曲线如图4.7。这条势函数曲线上分布着三个洼。
  由于事物的状态总是自动趋向势函数值较小的位置,因此势函数曲线的洼底就一定是事物的稳定态。不管干扰使状态如何变动,事物最终将回到洼底这个位置上。势函数洼的这种性质被人们用来描述事物的稳定性。每一个洼都表示事物的一个稳定态,洼底的位置就是稳定态的位置,洼越深意味着相应的稳定态越稳定。
  图4.6曲线只有一个洼,意味着氢分子只有一种稳定的结构。
  图4.7曲线有三个洼,它们分别代表水的固、液、气三种稳定的物态。


图4.8

  在弹簧实验和电荷实验中,如果分别用虎克定律和库伦定律计算一下,就可以看到原来弹簧小球位置的势函数有一个洼,所以它有稳定态(图8.4A),而电荷小球位置的势函数没有洼,所以没有稳定态(图8.4B)。

你可能感兴趣的:(势函数曲线)